常见证诊断标准制定的意义与方法

来源 :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e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学自身发展和走向国际的需要,迫切要求建立规范、统一的常见证诊断标准。对证的规范研究成果及不足进行分析。常见证诊断标准的制定,应以临床准确辨证为目标,坚持整体辨证特色,不能按照西医制定疾病诊断标准的思路与模式。进行整体科学设计,统一研究方案、研究内容,证候全面、规范,合理定位、定性、定量,整体性完成约100个以上常见证诊断标准的制定。
其他文献
观察分析82例中风病人的舌象基本情况,认为中风病人舌象以舌红或暗红、苔薄黄、黄厚、黄腻,有瘀斑者多见。
本文阐述了IgA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着重就凉血活血、清热化湿法在IgA肾病中的辨证施治加以探讨。IgA肾病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湿热内蕴,血分郁热,病性多属实,而非传统所说的单纯的“肾虚”,因此目前中医凉血活血、清热化湿法为主要治法,又同时配合蛋白饮食限制,运动锻炼等,较单纯采用补法疗效更佳。
在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构建冠心病中医证候数据库系统,该系统共设计系统管理、病案管理、神经网络、病例诊断、研究动态、帮助6个功能模块,可实现冠心病证候资料的录入编辑、修改、查询、统计和研究动态查询等多项功能,具有界面友好直观,操作简单方便、系统稳定性强、安全性好、专科特色明显等优势,其成功开发和应用对于深入探讨冠心病证候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半表半里始于六经辨证,有特定的病位和证候。“非表即里”、“表里同病”源于八纲辨证中的表里辨证。非表即里,指不是在表,即是在里;表里同病实质为既有表证又有里证;半表半里实质为既非表证又非里证,病在少阳、三焦。
辨证规范化标准化是中医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中医辨证信息化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将人工智能方法引入到中医辨证体系中来,以期建立符合中医特色的信息化辨证逻辑体系,寻求中医证候方法学研究的突破口。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辨证信息化研究文献的分析与展望,探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化中医辨证体系研究及方法。
脏腑是非常重要的病位证素,而舌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法。中医学舌面脏腑分部的理论认为脏腑不仅与舌密切相联,而且各脏腑的病变在舌面上有它们特定的反映区。本文对于脏腑病位证素的舌面分部进行进一步深入探讨,以确定它的实际临床意义很有必要。
目的:探讨白苔对各证素的诊断权值,促进中医计量诊断的发展。方法:对“中医辨证数据库”中的5139例病例资料,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白苔对证素的诊断权值。结果:各病性证素中,白苔对阳虚、湿、寒的诊断权值最高,其次是痰、气虚、气滞等:各病位证素中,白苔对脾、胃、肾的诊断权值最高,其次是肺、心、肝等。结论:白苔对病性证素阳虚、湿、寒及病位证素脾、胃、肾等的诊断贡献度较高;采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能获得准
目的:本研究着手研制中医心系问诊量表,初探中医问诊的规范化研究。研究地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曙光、岳阳等医院的门诊及住院部。方法:运用量表(问卷)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研制中医心系问诊量表。并借助频次、Dcphi方法、卡方检验等多元统计学方法,进行症状的筛选,对心系问诊量表进行反复修改,并进行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等评价。结果:通过以上方法及研制步骤,中医心系
中医诊断学中传统中医诊法主要是通过医生的目测观察、语言描述、经验辨析来判断病证,缺乏客观评价标准,使得辨证的精确性和重复性较差。本文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1、面色诊研究;2、舌诊研究;3、脉诊研究;4、问诊研究;5、声诊研究。
目的:探讨抑郁症、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功能衰竭三种疾病基于经验辨证的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并分析三种疾病证候要素地区分布差异。方法:病证结合的指导思想下。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全国六个中心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临床调查,开放式采集调查医生的经验辨证并提取证候要素,应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523例抑郁症中出现185个证候,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