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苯并吡喃的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超过了10%。其中基于二噻吩并吡喃衍生物(DTP)的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显示了良好的光伏性能[1-2]。基于相似理念,我们成功的将氧原子引入并苯结构,设计并合成了二苯并吡喃衍生物(DBP)的给电子单元[3],基于这个单元的共轭聚合物太阳电池给体材料在前期工作中显示了较好的光伏性能。
其他文献
  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平面稠环电子受体(IC-C6IDT-IC).IC-C6IDT-IC在500-800nm范围内有较强的吸收,最大摩尔消光系数达到2.4×105M-1cm-1,电子迁移率高达1.1×10-3cm2V-1s-
  我们通过一种绿色,温和的方法在室温下制备氧化铜薄膜作为空穴传输层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氧化铜薄膜可以通过在空气中简单地旋涂前聚体乙酰丙酮铜水溶液得到,不需要退火处
  为了减小宽带隙聚合物太阳电池中的能量损失,合成系列具有较高LUMO能级的受体分子。在该工作中通过C-H活化的方法合成了新型的基于1,8-萘酰亚胺的受体小分子SM1-4,这类分
  近年来有机铅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迅速,光伏性能不断得到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已突破20%。平面异质结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加工温度低、器件结构简单等优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具有价格低廉、高效的光电转换效率等优点,受到了科学工作者的普遍关注。[1]DSSC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染料敏化的TiO2光阳极、电解液、对电极(CE)。
会议
  通过C-H活化的方法,我们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以噻吩为核、两个1,8-萘酰亚胺为端基的小分子受体(NI-T-NI),并将其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NI-T-NI展现了好的结晶性且在固态时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质轻、可弯曲、低成本、可溶液加工等优点,适用于卷对卷等方式大规模生产。[1]相对于传统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反置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较高
  非富勒烯受体相较于富勒烯受体而言,具有在可见区吸收光谱宽而强;电子能级可通过化学修饰调控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国内外多个研究组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然而
  有机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成本低、重量轻、可制备大面积柔性器件等优点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1]。小分子给体具有化学结构样式多;电子能级和迁移率容易调整;不存在批次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