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遗址保护利用研究

来源 :国务院学位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mbo0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明园坐落于北京西郊,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占地350公顷,有园林风景百余处,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巅峰,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这座园林虽已毁,却是考察清代园林发展以及清末中国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基地。对圆明园遗产的保护,不能单纯的从某一个角度出发,而要建立在对其遗产价值的正确认识之上,综合考虑历史和当代的各种原因。本文以遗址公园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象征意义为核心,从真实性、完整性出发探讨圆明园遗址公园在保护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价值评判与比较分析,对保护标准提出建议,进而在此基础上探讨保护工程和利用系统的方法。
其他文献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现代化而非城镇化,涉及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可归为三类: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基础设施的改善与提高;与农民生活现代化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村庄环境卫生建设有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供电和通信设施、道路街巷与仓库堆场设施、供水与排水设施及管渠系统、燃料供应与供热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农村防灾设施等六大类基础设施,且均应有不同城镇建设的适宜农村生产和生活的特点和规划建设内容。按照新农村建设
如何将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相关数据,按照选定的主题转换成统一的格式,集成、存储在一起,并能以此做出正确的分析来有效辅助规划决策,是城市规划人员目前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本文以大北京(京、津、冀北地区)区域规划为例,在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主要探讨如何应用数据仓库技术来建立大北京区域数字城市规划数据平台,并有效的支持决策分析。基于数据仓库构建的数字城市规划系统能大大提高规划所需数据的使用效率,现阶
关于传统民居分类方法,在一代又一代学者的潜心钻研下,产生了大量卓著的理论成果,民居类型的划分方法日益呈现借助于各个相关学科的多样化特征。本文通过对现有分类方法的分析与评述,并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明确指出区域间的差异性及区域内部层次的不平衡性,使得很难存在一种方法能普遍适用于所有地区传统民居的分类。只有在区域历史地理学的视野下,通过对特定时代内特定区域民居的研究,比较区域间的差异,探寻区域内部的
书院,属我国传统建筑中文教类建筑。书院草创于唐,在宋代作为一种学校模式得以发展,达到鼎盛。至晚清,书院逐渐退出中国历史舞台。书院作为一种建筑类型,体现出作为文教类建筑所特有的气质,呈现出或有机自然、或自由豁达、或含蓄平静、或神秘隐匿的空间意境。本文提取7种中国传统书院的空间语境,并进行36步图解转换操作,最终显现出书院空间建构的深层逻辑,借以给予中国当代大学建筑设计以启示,进而使大学建筑在现代化语
中国古代的“墙”不仅代表了“建筑的空间边界”,还表达了社会思想和价值取向,是中国人长期形成的社会关系的体现,是国家、社群、家庭以及个人之间互动关系的物质化形式。本文从“说文解字、基本作用、文化特征、墙意的引申”四方面挖掘“墙”的深层内涵:说文解字体现出古代墙体的构造方法与选材;墙的基本作用是对人的弊护与阻隔;“墙”体现出古代中国以人为本的理性品格、“隔”的美学价值、以虚显实的哲学思辨、崇尚伦理等级
自1983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偃师商城进行初步勘查始,至后来发掘、研究,对偃师商城的认识逐渐加深。与水所关联的遗存,如城壕、池苑、排水沟、水井等得以不断揭示,本文以此为研究基础,全面探讨在商城的发展过程中水与城市的相互作用。论文在实地调查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考古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立足于城市与建筑历史的角度,明晰了偃师商城城市发展的分期。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
《宋元方志丛刊》共收录了现存所有的42本的宋元时期地方志,其中部分方志存有一些高质量的城市和府治地图,图量所占比重较大,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对建筑史相关研究是极为难得的资料。本文选取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建康、临安、常州、建德四个府州级的城市,基于《宋元方志丛刊》中对应的志书地图,主要是城市地图和府治地图,对府治、州治进行位置、规模以及院落布局的相关研究。研究工作从城市的各级城墙入手,首先定位和考证罗
明初开国五十余年间,曾先后在应天(南京)、临濠(中都)、北平(北京)三处营建都城,明人谓为“国初三都”。从现有文献与营建时间来看,明南京之建设无疑地影响了中都临濠的规划;然而洪武八年(1375年)中都因“劳费”原因罢建,其已完成之建设也对随后南京的改建产生了启发,并成为日后营建北京的范本,形成了包含衙署建筑在内,三都建置互相因袭的特殊局面。透过明代史料文献,本文首先对明初都城内的衙署类型和等级进行
明朝为防御北退的蒙古政权修筑了长城和大量的军事城堡,建立了九边防御体系。自明代后期,长城地带军事活动的减少以及边境商贸的增加,这些军事城堡经历了由军转民的功能变化,有的发展成现在的城镇。张家口历来为兵家必争的“重险”之地。市中心的张家口堡建于明代,是明宣府镇辖内的下级边堡,也是后来张库商道的起点所在,而张家口市是长城沿线唯一由下级边堡发展成的城市。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实地调研,对张家口堡形制规
本文从人居环境的科学视角,更新认识了军事防御背景下人类聚居的问题,强调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仍是人们生活、生产、繁衍的栖居地,从而具有区域上的军事防御体系建设,与日常聚落生活环境营造的双重任务。从高家堡这个实例,可以总结出:军事防御背景下的人居环境规划是一个融军事防御、山水结构和文化信仰于一体的整体创造,它具有鲜明的东方特质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因此,文中提出以发展为前提,改变高家堡乃至长城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