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双源CT前门控与flash两种扫描方式在扫描心率不齐患者时的优缺点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392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源CT前门控与flash两种扫描方式在扫描心率不齐患者时的优缺点方法 筛选出AB两组偶发心律不齐的患者各30例,要求心率<65次/分。采用两种不同的 CT扫描模式扫描。其中A组采用前门控序列扫描,B组采用大螺距flash扫描。使用第二代西门子双源CT扫描仪。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分析脂肪肝与其内VX2移植瘤、炎性假瘤(IPL)超声造影(CEUS)血流灌注及血管生成的表达情况。材料与方法:正常健康实验兔20只,随机分为VX2移植瘤组(n=10)和IPL组(n=10)。应用QontraXt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软件分析脂肪肝背景及其内VX2移植瘤、IPL血流灌注情况,所选感兴趣区面积、深度相同,置于瘤结节及周围肝实质,避开肿瘤坏死区及肝内大血管。
目的 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区某大型三甲医院放射科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建设使用过程中,院内医学影像信息化团队建设的成功经验,并与全国同仁分享。
目的 讨论造影剂注射速度对上肢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来我院行上肢血管CTA的患者,将40名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名,均采用西门子炫速双源CT进行扫描,管电压80kv,参考毫安秒200mAs,造影剂用量采用0.8ml/kg,A组造影剂流速3.5ml/s,盐水用量40ml,流速5.5ml/s;B组造影剂流速5.5ml/s,盐水用量40ml,流速5.5ml/s.
目的 本研究采用MR氢谱技术显示等速运动训练前后的大腿股外侧肌脂肪代谢的过程,以反映其训练效果.方法 选取男性志愿者10名,年龄19~22岁,平均20岁,均为右利手.右侧为实验组,左侧为对照组.右腿膝关节进行每周3次(隔天)的6周等速肌力训练测试.分别在训练前、训练后D7、D14、D21、D28、D35、D42进行双侧股外侧肌MRS成像.1H-MRS扫描采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序列.
目的 双向Glenn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杂心脏畸形中常用的一种手术方式,无创地准确地评估BDG术后肺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血管吻合区域的血流动力学特性,是提高此类患者二期Fontan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可以完善BDG手术方案的规划。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区颅咽管瘤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5例主要定位在桥小脑角区的颅咽管瘤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此篇文章中的5例病例患者均为男性;均为主体位于CPA区的颅咽管瘤,其中,4例侵犯至鞍旁,桥前池,1例侵及枕骨大孔;均压迫第四脑室及脑干;病理类型除1例未明确定性外,均为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此外,5例病例发病年龄不等(7岁-56
目的 总结分析婴幼儿脑皮质层状坏死的磁共振图像特点,提高对此征象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6年1月经我院MR检查发现脑皮质层状坏死(Cortical laminar necrosis,CLN)的29例婴幼儿患者MR及部分患者CT图像,总结CLN的影像特点及后遗改变。
目的 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对喉及下咽鳞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经本院喉镜活检病理证实并行同步放化疗的喉及下咽鳞癌患者36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行DCE-MRI检查,测量肿瘤最高强化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曲线)的相关半定量参数,包括达峰时间(TTP)、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上升斜率(MSI)和最大下降斜率(MSD)。
目的 T-SMART(tomosynthesis-shimadzu metal artefact reduction technology)断层融合技术是近年来最新的一项检查技术,本文探讨 T-SMART断层融合成像技术在金属植入物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该项技术能够有效的去除患者体内的金属伪影,尤其是对人工关节置换,骨折术后内固定患者影像学检查诊断中的应用。
会议
目的 探讨卵泡膜-纤维瘤类肿瘤的MDCT和MRI表现,提高术前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5例(16个)卵泡膜-纤维瘤类肿瘤的CT(12例)和MRI(8例)表现.采用GE LightSpeed 16排、Philips256排CT机和SIEMENS 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