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阵铁氧体移相单元驱动器的相关设计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微波磁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al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叙述了相控阵铁氧体移相单元驱动器设计中的相关问题,包括驱动器宽电压范围工作设计,驱动器宽温范围对移相单元的温度补偿设计,驱动器搞可靠性设计.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不同球磨工艺条件下制备的FeSi颗粒样品,测试并讲座了纳米晶结构,粒度等因素对微波磁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纳米晶结构的产生引起磁参量,如比饱和磁化强度,磁晶各相异性等的变化,最终提高磁导率.适当调整纳米晶合金颗粒的颗粒尺寸可以优异的微波磁特性.表明了纳米晶合金颗粒在微波吸收方面存在巨大潜力.
研究了BiO掺杂对钛酸锶钡/钛酸镁复合体系介电常数、介电损耗以及调谐性等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适量的掺杂能有效的改善体系的电性能.控制掺杂百分质量为0.8,获得陶瓷介质在微波频段(S波段)的介电常数ε在100左右;介质损耗tanδ约为2×10;4000V/mm的偏压下调谐性可达12%.采用极化理论对掺杂机理作了一定的探讨.
纳米晶合金颗粒在微波吸收方面较传统材料具有一定优势.本文考虑了PCA对机械合金化过程的影响,对不同工艺制备的FeNi颗粒的合金晶化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测量分析了颗粒的微波磁特性.
本文采用微波高温烧结炉对Ni-Zn铁氧体软磁材料进行烧结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微波可以实现Ni-Zn铁氧体软磁材料烧结过程中快速升温,低温烧结及缩短保温时间.从而提高Ni-Zn铁氧体软磁材料物理及机械性能,并且达到大大降低能源消耗.
本文采用液相外延工艺技术,研究了YIG系单晶膜在钆镓石榴石(GGG)[110]方向进行生长的情况,通过调整过冷度、膜后处理 工艺等参量,在[110]晶向生长的膜具有一定的饱和磁化强度、良好的温度特性和小共振线宽,并且具有足够的厚度,满足微波铁氧体器件对材料的性能要求.
借助ANSOFT HFSS电磁场仿真分析软件,采用场路结合的方法 ,对中心部分介质加载矩形波导E面阶梯的不连续性电纳进行计算分析.其结果对工程实践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本文用一种新的控制色散的方法做出线性度很好的静磁表面波(MSSW)线性色散延迟线,研究了延时的线性度的测量方法.用自己编制的线性色散延迟线自动测量软件,给出测量结果:工作带宽≥350MHz,差延时≥109ns,延时线性偏离≤3ns,插损≤12dB.实验结果证明,用测量软件自动记录测量法准确快捷,误差小.
SST公司推出的快闪电可擦除存储器SST29EE010在+5V电源电压下即可快速准确地实现在系统编程,它在数码产品、计算机相关产品等多种高科技产品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其特点、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主要给出了其在相控阵雷达移相组件中的应用.
本文论述微米或纳米厚度的铁磁薄膜进行磁谱测量.分别讲述了测试步骤和数据处理,测试方法有二种:一波导谐振腔法.二带线反射法测量,最后分析了复反射系数R谱的仿真测试结果.
本文报导了金红石陶瓷的制造方法、电磁特性以及在微波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