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传播对滇黔川边苗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

来源 :第六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冬季世界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go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传教士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并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背景之下进入中国内地传教。作为西方文化代表的基督教,在中国滇黔川边传播过程中对苗族社会文化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传教士不仅仅把基督教局限为一种宗教信仰在精神层面布道,而且利用其自身条件,在民族地区创办医院,促进了当地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兴办教会学校,促进了民族教育的进步;宣传教义教规引起当地消费方式、婚礼习俗、文体娱乐及卫生习惯等社会生活习俗诸多方面的变迁。研究基督教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有助于对不同文化间的关系有新的理解和思考。
其他文献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上海地区连续遭受两次风暴潮的袭击,其六月风暴潮的重现期达到500年一遇,仅溺亡人口即有十余万之多,其中绝大多数为濒海煮盐灶户,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风暴潮。然而此次风暴潮对农业却并未带来巨大伤害,造成当地农业致命损害的则是规模相对较小的七月风暴潮,从而表现出在不同时空生态背景下风暴潮对区域社会影响的差异性。风暴潮灾害作为上海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其不同于一般自
上海港在自然条件下发育形成,经过人为的建设与拓展,荣登世界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标箱量的“双冠王”。上海港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和日益繁荣,除其优越的自然区位外,主要依靠上海前瞻、创新、开放、融合的港口文化。上海人的视野紧盯世界市场,一步一步“上海”,经黄浦江连通了长江,又从长江拓展到海洋。洋山港的建成,上海真正上了海,由“江河时代”迈入了“海洋时代”,这是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标志性成就,对港航事业的发展具
昊棠对慈禧微时有恩的传说,见诸很多笔记。传闻的来源已不可考。本文通过一档馆所藏吴棠履历,对比惠征履历,认为这一传闻不可信。传闻的广泛传播与清末民初的大背景有关系。之所以会有这一传说,有种种可能的原因。
探究晚清中国采纳西学的"学科次第"时,会发现朝野士人在各种知识门类的划分与理解这一问题上,最初普遍将外语归属于"西艺"的范畴。语言接触引发的相关西学知识认知中,外国语文仅包括"西语"与"西文"两个层面,相似的概念还有"方言"、"洋语"、"洋文"等同样被经常使用,进而把"西文"与"西学"分而论之,视外国语文的学习为获取西学知识的途径,是在办理交涉与翻译西书的考量下不得不学习的工具与媒介。通晓外国语言
最早倡导"公民教育"的蔡元培在1912年指出:"尚公,与吾所谓公民道德,其范围或不免有广狭之异,而要为同意"。在他看来,作为晚清五大教育宗旨之一的"尚公"宗旨可视为中国公民教育的开端。以后研究者多认同蔡元培这一论述,在追溯近代公民思想、公民教育的起源时,一般以晚清"尚公"教育宗旨为源头,教育家舒新城、任时先等即持此见。
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浸染,晚清庙堂之上的孔子渐显"不周世用"。尤其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清廷废除了科举制,孔予身上的光环旋即因此而大为暗淡。这对于正在行新政以求自救的清廷而言,无疑是一种十分不利的连锁反应,因为孔子的圣符不仅代表着清廷"治统"正当性所依赖的"道统",而且维系着清廷统治秩序所必需的世道人心。在此情况下,清廷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将孔子升为大祀,开一代之"殊典"。
19世纪80年代(明治20年代)前后,日本各地出现了各种以"实业"冠名的杂志,其主要内容是介绍以农业、养蚕业等为代表的各地产业和经济、商业等的信息.1897年(明治30年)6月,大日本实业学会(后改为实业之日本社)发行了杂志,博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更掀起了实业类杂志出版发行的高峰.
1874年在台湾南端恒春半岛上爆发的牡丹社事件,刚成立明治维新的日本新政府借口漂至本半岛的琉球人遇到当地居民的袭击,派侵略之兵,与当地山区居民之间进行打仗。无论何地,已有许多研究者曾做研究,中国大陆的研究观点受到中国外交史研究或日本侵华史研究的影响,不少论文把它看成在洋务运动时期发生的边疆危机之一个事例,或者日本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而引起的侵略行为。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联系,也有长期友好的各方面交往;中国虽在近代屡遭日本侵略,但在今天两国又必须和平相处。因此,中国人对战后日本人的和平运动自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根据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对日本和平运动的相关报道,可知:中国人对战后日本的和平运动经历了从积极声援到实际支援,经批判、支持和漠视,再到重新关注和研究的发展变化过程。
欧洲的文明好像一直如一个盘旋的链条,交替上升前进,没有一种文明可以长久地立足。与此相比,东方的中国从三皇五帝开始就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中华文明,虽然历史将文明几易其主,但其主干依然不变,主体还是向上。是什么导致中西这两种文明有如此不同的传承过程并导致最终形态的呢?笔者试从外在的物质人为因素和文明自身的特征等层面进行论述。外在物质人为因素给文明传承的差异创造了条件,而自身的差异和文字体系又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