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社区科普工作的基本实践与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 :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bin_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重点在于科学素质的现代化.本文以苏州近年来所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社区科普工作为对象,分析了社区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阐述了社区科普工作的苏州实践与不足,剖析了苏州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背景下社区科普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开展社区科普工作需要正确处理的关系和重要任务,着力打造与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相适应的城镇社区科普工作示范区和先导区.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广大群众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渴求度越来越高,湖南省现有的科技馆数量已满足不了公众科普教育的需求,建设尽可能多的科技馆并完善科技馆体系迫在眉睫.本文结合湖南省科技馆发展现状,从寻求政府支持、合理布局、提高整体科学素质和创新研发四个方面阐述了中部地区科技馆建设与发展思路.
科普创作是科学普及的“源泉”.好的科普作品、专业的科普人才是开展科普工作的根本保障和必要条件.好的科普作品离不开科普创作,科普创作离不开科普人才的培养,它们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本文针对科普创作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论述,介绍了科普创作人才及其队伍的特点,论述了互联网时代的科普创作与人才培训,并将科普创作与人才培训相结合,建议:鼓励文学作家和科普作家联姻创作,引导和培养青年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创
本文结合科协开展的“科普惠农·农超对接”工作实践,深入思考“农超对接”的性质、特征和规律,系统阐述农技协组织与“农超对接”的关系,理性评析农技协组织对“农超对接”的作用机理,归纳分析“农超对接”的积极效应与面临挑战,提出“农超对接”合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进一步加强农技协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农超对接”运行机制,努力在组织农民开展“农超对接”中提升农技协组织的服务能力,在不断扩大“农超对接”
为了进一步繁荣科普创作,科普作者应该在以后的创作中着力表现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精神、科学家运用的科学方法以及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各种关系.作者还应该增加作品的娱乐性、审美性,把教育性放在对作品的感悟中,即在文学类科普作品中要增加有趣的事件,设计起伏跌宕的情节,塑造多面性的人物,设置多样化的场景.在创作方法上除了继续采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要采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创作方法,使科普作品的表现形
医药卫生科普从创作到传播存在一个无政府状态,而且愈演愈烈.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从高血压终生服药到绿豆治百病;从全民补钙到祖传秘方治乙型肝类;科普创作人才寥若晨星.现在进讲堂,上电视从事健康讲座的多为医药爱好者,既无专业知识,更无科普常识,一些人云亦云的说辞把人们的思想搅得乱七八糟.从创作无统一规范到传播难以统一规范.针对这一现状,建议政府官员自身加强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要把科普纳入财政预
新时期新形势下,黑龙江省农技协具有部分地区对农技协工作重视、农技协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农技协的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农技协工作涌现出了大批典型等特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地方的党委、政府对农技协的性质、地位、作用认识不清;农技协本身内部管理不善、运行机制薄弱;农技协缺乏运作资金,信息不灵,市场竞争力弱;农技协工作指导力度有待提高,对农技协政策支持还不够等实际问题.因此,做好农技协工作,需在“稳定、
本文从《十八大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以下简称《纲要实施方案》)着手,通过分析科学技术普及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目标,进一步阐明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实现更为强调生态文明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创新驱动关键在科技,基础在全民科学素质.到2015年要达到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的目标,科协系统应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2014年黑龙江省科协工作谋划会议上提出的“树立整体思考的集成观,构建大板块”的要求,以四大体系为内容,积极构建科普工作新格局;以五大平台为基础,进一步明确科普工作新方向;以三个机制为保障,努力开创科普工作新局面.不断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本文分析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状况,总结了我国科普工作的趋势,描绘了中华民族幸福美好生活的意愿,提出实现国强民富的3个基础工程: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为“整合社会资源、树立行业标杆、总结试点经验、扩大应用成果”,上海科技馆在“掀开博物馆的屋顶,科技之光西部行计划创新模式”前期研究基础上,聚焦科普云远程视信体系中超高清视频压缩技术、智能视频处理技术、单向网闸技术、产业生态学等关键研究领域,依托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在电子信息、生态学、科学传播等领域开展跨学科、多领域合作,积极探索“馆—产—学—研”四位一体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