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溴代烷烃在234nm及267nm的光解动力学研究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anger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REMPI-TOFMS),研究了长链一溴代烷烃R-Br(R为烷烃基)(C2H5Br、n-C3H7Br、n-C4H9Br、n-C5H11Br、n-C7H15Br、i-C3H7Br)在234nm及267nm附近的光解动力学。R-Br直接解离产生溴碎片:R-Br(R+Br(2P3/2)/Br*(2P1/2)。 根据测定的溴离子信号强度,得到了Br*与Br的分支比N(Br*)/N(Br)及相应的相对量子产额(ψ)(Br*)和(ψ)(Br)。(ψ)(Br*)234nm的数值依次分别为0.40、0.55、0.75、0.81、0.53、0.53;(ψ)(Br*)267nm的数值依次分别为0.51、0.42、0.52、0.35、0.24、0.24。(ψ)(Br*)与激光波长显示了很好的依赖关系。将实验结果用CH3Br的解离模型进行拟合,对长链R-Br的光解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定性的描述。
其他文献
以油页岩渣为主要原料,采用阶段升温法制备油页岩渣陶粒,研究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Cu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陶粒对Cu2+的吸附900min可达到吸附平衡。随着陶粒投加量的增大,Cu2+的吸附效率增大;溶液pH值在5~6.5时,陶粒对Cu2+的去除效果明显。初始浓度增大,其去除效率有所下降,但陶粒对Cu2+的吸附容量却随溶液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大。
通过对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曲线的分析和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硝基苯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硝基苯对微生物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高浓度的硝基苯对微生物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硝基苯浓度为17mg/L时,BOD值只有对照组的6.25%,COD的降解率只有13%。实验过程中筛选、分离得到了能够降解硝基苯的菌株,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影响降解率的因素,测得72小时硝基苯的降解率为5
烤烟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多年来,我国在烤烟种植中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不但造成了烟田有机质含量的下降、土壤板结和地力衰竭,也导致了烟叶和土壤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含量的升高,从而影响到烟叶的品质和烟田生态环境。本文综述了有效微生物(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组成及其相关功效,在此基础上,展望了EM技术在优质无公害烤烟生产中应用的
油品中有机蒸气的蒸发损耗不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污染环境,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对这些油气进行回收或处理。本文采用自制的二氧化硅膜对正己烷/氮气进行分离,考察操作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跨膜压差为0.04MPa,操作温度为20℃,进料浓度为30vol%时,膜对混合气的分离效果最佳,分离因子可达2.80
用柠檬酸法制备了铈锆固溶体负载不同量LaCoO3的催化剂。用热重法测试了催化剂样品对炭烟的催化活性。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H2-TPR)、BET、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催化剂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铈锆固溶体表面形成了稳定的LaCoO3钙钛矿相结构;负载量为30%LaCoO3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起燃温度降到530℃;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催化剂还原峰强度以及催化
采用实验室盆栽方法,运用正交试验方案研究了模拟酸雨、重金属Cd2+和农药敌杀死复合污染对小白菜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5%置信区间下,酸雨对粗纤维表现为较强的促进作用,影响极显著,对可溶性蛋白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显著,对还原性檐的影响很小,无统计学意义;Cd2+对可溶性蛋白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对粗纤维的影响不显著,对还原性糖的影响很小,无统计学意义;敌杀死对小白菜三种营养指标都能产生一
由于纳米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正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医药、军工、化工等众多领域,使研究者、生产者和消费者有更多机会接触纳米材料,纳米材料的安全性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争论。文中简述了纳米材料的发展近况、特点、其对人体与环境潜在威胁及毒理学研究进展,最后提出在纳米技术形成产业之前,人类应有机会了解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采用水培和土培法分别测3种控释尿素在40%和75%含水量土壤NH+4-N转化,结果表明3种控释尿素在25℃水中释放方程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8、0.971和0.968,均为“直线(L)型”温度调节型肥料。与尿素相比3种控释尿素在40%含水量土壤NH+4-N转化量分别为37.2%~45.9%、48.5%~56.8%和50.1%~57.4%;在75%含水量土壤中分别为38.7%~48.7%、47.5
黔西南燃煤型砷中毒是我国特有的生物地球化学异常导致的地方病类型。本工作以同步辐射XAFS及μ-XRF技术研究病区人群和环境样品中砷的微区分布、形态以及配位分布特征。初步结果表明,毛发中砷元素分布由表面至中心呈现低-高-低的趋势;确诊病人组头发中的砷水平和同村无症状居民组无显著差异;病人组头发中砷主要表现+3价,而无症状组居民则表现为毒性较低的+5价。微区分布图谱表明砷不仅高度聚集在经高砷煤火烘烤的
为获得具有代谢调节、膜阻断等多功能的复合型抗蒸腾剂,本研究采用黄腐酸(FA)为主要成分,配以高分子材料、氨基酸液肥、微量元素以及生长素等组分,按照不同方案配制A、B、C3种新型抗蒸腾剂。在盆栽条件下比较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效用。结果表明,玉米拔节后期叶面喷施后,B和C可降低玉米的蒸腾速率、降低气孔导度、提高光合速率和单叶水分利用效率(WUE),并增加玉米株高和干重,促进玉米生长;A抑制蒸腾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