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地被竹在干旱和冻害胁迫下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

来源 :第七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竹子抗寒性人工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对其冻害的外观形态方面的调查,对其机理方面研究的较少。本研究通过测定黄条金刚竹、阔叶奢竹和菲白竹三种观赏地被竹在低温和干早胁迫环境下叶绿素荧光特性,了解在不同环境胁迫下的变化,是否存在相同的趋势,为这些竹种“南竹北移”,应用于生产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调查了四川省青神县慈竹不同变异类型的纤维长、宽,壁厚、腔径等指标,对慈竹6种不同变异类型利用价值进行了探讨。结果为:慈竹6种变异类型的纤维长为1867.36~2714.71μm,平均2359.82μm:纤维宽度15.45~21.27μm,平均18.61μm;长宽比为96.93~154.69;壁厚6.00~7.78μm;腔径3.65~7.00μm;壁腔比1.77~3.96。并发现竹壁中部纤维较外
本文采用两种不同溶剂的糠醇溶液对竹材进行浸渍改性,并对改性后的竹材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平衡含水率及防霉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显示:以乙醇为溶剂的糠醇溶液改性竹材平均增重率(WPG)为5.21%,顺纹抗压强度增加37.26%,抗弯强度和模量增加不显著;抗湿胀系数(ASE96)为17.96%,物理力学性能均优予以水做溶剂的配方;经糠醇树脂改性后的竹材防霉性能改善显著,能有效减缓霉菌生长速度,经表面
材料的溶胶负载最影响到材料改性后的性能及后续处理的效果。本文通过采用单一浓度溶胶浸渍法和浓度梯度溶胶浸渍法对竹材、木材、竹炭和木炭浸渍SiO2溶胶,探讨浸渍方法对材料溶胶负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材的溶胶负载性能低于竹炭,两者的溶胶负载性能远远小于木材和木炭:木材和木炭溶胶负载性能差异与所浸渍溶胶的浓度有关;相比于使用单一浓度浸渍,浓度梯度法浸渍可有效提高材料的溶胶负载性能。
中华竹博园相地于沐川,中国千年竹文化作为竹景观规划的依托和脉络,结合相辅相成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因素渗进中华竹博园的核心区——竹种展示区,重点规划了竹的文化景观营造,因借自然与文化创造美,将规划成集竹类公园的游赏性、竹类植物园的科研性、竹海的产业带动性为一体的特色竹文化旅游园。
农业观光园是融农业生产与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园林,已成为21世纪户外休闲的时尚。从农业观光园的内在要求出发,提出了体验性景观形象设计,总结了竹子景观形象设计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感官体验的要素,从形状、质地和色彩3个方面入手进行视觉的景观形象塑造,从筛选或开发具有食用、触摸等价值的竹种和产品,布局适宜的场所等方面出发进行其他感官的景观形象塑造。在农业观光园中,塑造竹子的体验性景观形象对
浙江省竹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为整合竹业科技资源、提升科技力量、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而构建的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行业科技创新平台。自2006年11月投入正式运行以来,在近五年的时间里,平台始终遵照“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与政府要求相结合,与自身发展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努力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竹产业发展服务。目前,平台的运行效果良好,在提供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基础设施条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成果
从宜春市竹产业现状出发,分析当前竹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竹产业发展必须以培育资源为第一要素,以企业带动为主要途径,创新机制,延伸链条为战略保障。
赤水市竹林资源丰富,竹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并已显现出明显成效。“十二五”竹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与策略。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大力促进产业升级:加强竹林经营管理,夯实竹产业发展基础:优化竹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发展竹林生态旅游;培植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竹业产业化进程。二是深化体制改革,增强竹产业的发展活力:主要是继续深化森工企业体制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竹业经济。三是优化竹产业发展环境
通过对云南省镇雄县竹类资源种类、数量、分布、开发利用现状等进行调查分析,剖析了镇雄县竹类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为镇雄县竹类资源的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培育及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
以浙江省安吉、遂昌、庆元三县17个毛竹现代林业园区为对象,采用参与式乡村快速评估(PRRA)法,对433户样本农户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揭示了毛竹现代林业园区农户生产经营现状。结果表明:①农户收入方式正发生结构性变迁,传统以竹林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逐渐向工资性收入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变。②农户兼业特征明显,林农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林地流转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③现有的林业科技推广主要是政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