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吸附法消除皮革制品游离甲醛含量测定中染料干扰研究

来源 :2014第十届全国皮革化学品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zh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标准GB/T19941-2005 规定皮革制品游离甲醛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应用时,洗脱染料会干扰吸光度的测定,影响结果准确度。有效分离萃取液中的染料和甲醛是保证测定准确度的关键。针对部分皮革样品易掉色的问题,研究了活性炭对染料和甲醛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染料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且对甲醛具有反应惰性;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加标样甲醛的回收率97%以上,染料脱除率90%以上,活性炭吸附可消除洗脱染料对游离甲醛含量测定的干扰。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有机膦鞣剂鞣制鳄鱼皮的工艺,并对制革工艺中去鳞甲、氧化漂白、有机膦鞣制工序加以探讨。结果表明有机膦鞣鳄鱼皮的成革呈白色,粒面凸凹花纹清晰、自然,光泽良好,达到鳄鱼皮革的基本性能要求。
将杨梅栲胶植鞣废液进行磺化-交联处理制备得到了再生植物鞣剂,利用标准方法LY1082-2008分析了再生植物鞣剂的成分,利用动态光散射法、明胶-凝胶法、色度色差仪测试了再生植物鞣剂中鞣质的粒径、Zeta电位、渗透速度和颜色,最后,利用再生植物鞣剂配合工业杨梅栲胶对浸酸牛皮进行了鞣制处理,并对所得重革的热稳定性、物理机械性能,组织学性质和表面颜色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再生植物鞣剂的单宁含量为20.6
将制革含铬废皮渣水解并与丙烯酸酯类单体接枝改性,添加防腐剂,制备一种耐储存的蛋白复鞣剂。利用不同原料比例制备3种蛋白复鞣剂,考察各蛋白复鞣剂的基本性能;并通过复鞣实验,考察各组蛋白复鞣剂对染料上染率、成革增厚率、成革机械强度等的影响;最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色度色差仪分别考察蛋白复鞣剂在复鞣中的填充均匀性和染色均匀性。结果表明制革含铬废皮渣可用于制备性能优良的皮革复鞣剂;制备复鞣剂时,废
采用氨基聚硅氧烷乳液(AS)、聚醚聚硅氧烷乳液(ES)和脂肪酰胺磺基琥珀酸酯钠盐(PZ)作为加脂剂,研究了酸性蛋白酶处理对无铬多金属鞣革和醛鞣革加脂效果的影响。对无酶处理直接加脂、先酶处理后加脂和酶与加脂剂同时加入不同工艺得到的革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有机硅类加脂剂ES和AS,革的柔软度不及PZ,复配PZ后,柔软度得到提高。与无酶处理直接加脂革相比,酶处理后加脂革柔软度和断裂伸长率提高
铬革屑含有3%~5%的铬,是难处理制革固废之一.其主要成分为胶原纤维,同时含有大量的氨基和配合的三价铬,这些活性位点对阴离子染料具有结合能力,可作为皮革染色废液脱色剂.基于“以废治废”的原则,研究了铬革屑对酸性蓝H染料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铬革屑对酸性蓝H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性能,在pH=3、时间为45min、温度为30℃条件下,800mg/L的酸性蓝H染液经5g/L的铬革屑吸附后色度小于5倍,脱
将羧基改性羊毛纤维(Wool-g-PAA)和偕胺肟基改性羊毛纤维(Wool-g-AO)作为吸附剂用于除去水中的Cu(Ⅱ)和Pb(Ⅱ)离子,研究了pH、吸附时间、金属离子浓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当pH 在1.0~5.0 时,吸附量随pH 的增加而增加.在pH 4.0时,Wool-g-PAA对Cu(Ⅱ)和Pb(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是66.7 mg/g和204.1 mg/g,而Wool-g-AO对
对含铬革屑进行酸处理,考察了酸法水解的条件如酸浓度、温度、水解时间和酸的种类。并将获得的含铬水解产物应用到制革复鞣过程,考察其复鞣填充效果。结果表明,对于铬革屑的酸法水解,温度、酸浓度和时间对革屑的水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无机酸的水解效果强于有机酸,不同的处理所获得的水解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有差异,水解产物应用表明具有较好的复鞣填充效果。
由于缺乏能准确观测皮内酶传质现象的方法,制革过程中酶的传质和作用机理尚不明确,这极大制约了酶在制革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本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胰蛋白酶,制备FITC-胰蛋白酶.通过分析FITC、胰蛋白酶和FITC-胰蛋白酶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证明了FITC已成功标记胰蛋白酶.FITC-胰蛋白酶中荧光素与胰蛋白酶的结合比率为2.17,可见FITC-胰蛋白酶的荧光强度高,有利于后期荧光显微
氮丙啶是一种毒性极高的化学品,然而氮丙啶类化学品是制革涂饰工段中广泛使用的室温交联剂,尤其应用于水性丙烯酸树脂和水性聚氨酯涂饰材料中。本文简述了氮丙啶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应用以及毒性,并建立了一种超声波辅助甲醇萃取,气相色谱-氢离子火焰检测器(GC-FID)分析检测皮革中氮丙啶残留量的方法。
本文应用3D-QSAQ技术研究了皮革生产中常用酰胺类化合物毒性与结构的关系,并对其毒性进行了预测.选用了12种酰胺类化合物及其毒性数据,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研究其构效关系,并构建其模型.所得CoMFA和CoMSIA模型的参数如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平方值q2分别为0.676和0.524,非交叉验证模型相关系数平方值r2分别为0.966和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