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木器及塑胶涂料用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分散体

来源 :2017第十八届中国辐射固化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tde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传统木器涂料行业,相比传统溶剂体系,水性体系是一种更有吸引力的选择。近期,紫外光固化聚氨酯分散体正被广泛应用于木地板及家具行业,在中国等新兴市场增长迅速。本文中,我们评估了紫外光固化PUD的附着,耐化性,耐磨性等各项性能,另外,我们提供了基础参考配方,在不同的基材上与传统光固化涂料做了详细对比测试。
其他文献
水性UV固化技术结合水性体系的环保,低VOC和传统油性UV涂料的高性能,效率的优势,在过去10年的木器工业应用增长迅猛。水性UV体系的树脂交联过程中分子量可以很高,粘度较低,并且可以引入聚氨酯的硬段,适合于更多不同基材的无溶剂和高端硬化涂层喷涂。洪新最近利用UV PUD溶胀颗粒技术将乳液的低聚物合并到颗粒的聚合物分子内,最终的产品不仅更加稳定,易施工,改善了同化后涂层的耐水煮,硬度,耐磨,铝粉定向
会议
光固化材料与技术属于国内外业界当之无愧的绿色环保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然而,其在涂料油墨整体领域的市场份额仍然非常之小(5%以下),原因是它尚未能解决“主干型”产业问题!例如,传统UV光固化能涂装平板地板却不能涂装异型家具,能做丝印胶印柔印等印刷包装却做不了主流凹印,能做小众精品市场却无法应对汽车高铁动车集装箱等整件涂装。本次报告以水性绿色LED光固化技术取代传统PU/PE/NC家具高污染油性涂装的成
会议
阳离子聚合体系具有聚合速度快、不受氧干扰以及聚合收缩性小等优点,在印刷、涂料、粘合剂、微电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阳离子光同化开发与应用较早,但因为成本高和材料配套不够充足,影响了它的发展。近年,欧洲、日本等国在阳离子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在材料配套和降成本方面都有了较好进展。配方应用也日趋活跃!本报告就目前可应用于光固化的阳离子聚合单体进行介绍。阳离子光固化单体主要有三个体系:乙烯基类
会议
近几年来,随着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环境法规的颁布,如环保部7月20开宣布,《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将于2017年8月16日生效,从2021年起,中国将淘汰《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要求的含汞电池、荧光灯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到2032年,要关停所有原生汞矿的开采。及新的制造企业的VOC排放标准等,势必对现有的相关产品技术,生产工艺及材料带来诸多的挑战,报告针对最近的水俣公约和相关的行业标准进行解
会议
探讨了赋予薄膜功能化的光固化涂层的发展新趋势,主要是光固化涂层在抗菌、防雾、白修复、抗静电及导电等场合发挥的特殊功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会议
本文是我们在广州研讨会发表的工作的继续。上篇文章我们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光源模组的散热模型,提供了解析解和近似解。接着分析了两个导热电路板优化设计的问题。一是发现了陶瓷导热电路板存在最佳厚度,在此厚度下导热电路板的热阻最小。二是探讨能否进一步增加芯片的排列密度。根据热分析的结果,我们推出厚铜箔/氮化铝/厚铜箔三层结构的基板。本文的工作主要是近一步精确分析了附有高密度LED芯片的三层结构基板,风冷或水冷
会议
随着环保压力越来越大,传统木器漆转UV木器漆已是大势所趋,而UV木器白漆是UV家具漆中重要组成部分。科田长期从事于UV树脂、单体及水性UV树脂研发,有着广泛的客户基础,极强的研发能力,拥有数量众多的不同品种产品。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是UV木器白漆的工艺以及配方应用,包括压合板附着底、三聚氰胺附着底、胶辊白底、镭射辊白底、无溶剂喷涂白底、辊涂哑白面、喷涂哑白面等。
会议
含氟丙烯酸酯兼具了,有机氟和丙烯酸酯的结构,与普通丙烯酸酯单体具有良好的相溶性和聚合活性,可以方便地将氟元素引入辐射同化配方体系中,实现对丙烯酸酯材料的改性。本文首先介绍了含氟丙烯酸酯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进展,着重综述在光学涂料、光纤涂料、金属防腐防污涂料、地板UV涂料和压敏胶带离型剂,以及织物、纸张和皮革的拒水拒油整理剂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会议
设计和合成了五种不同阴离子的含硅咪唑离子液体型大分子光引发剂([Si-di2959lm][X](X=Br-,Ph4B-,TsO-,NO3-,CF3COO-))。考察了不同阴离子对含硅咪唑离子液体型大分子光引发剂的水溶性、紫外吸收以及辐射光降解、引发光聚合性能、热稳定性和光解碎片迁移的影响。与Irgacure2959相比,[Si-di2959Im][X]具有较高的摩尔消光系数,相似的光引发剂活性,其
会议
目的:粘接片方法测定不同光照强度的软启动照射模式下同一种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率.方法:粘接片方法测定一定体积的复合树脂,在不同光照强度的软启动照射模式下,体积聚合收缩量的动态变化.结果:不同照射模式,高普40s与高普20s之问照射模式体积收缩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中普、中渐和中脉冲照射模式问体积收缩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软启动照射模式和其他照射模式之间聚合体积收缩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