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首先针对乙烯-降冰片烯-极性a-烯烃三元共聚合过程,提出了一个可能的三元共聚机理:极性单体的加入导致了两个活性中心的形成,即非极性单体配位的活性种和极性单体配位的活性
【机 构】
:
浙江大学化工系聚合与聚合物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2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针对乙烯-降冰片烯-极性a-烯烃三元共聚合过程,提出了一个可能的三元共聚机理:极性单体的加入导致了两个活性中心的形成,即非极性单体配位的活性种和极性单体配位的活性种.在这两个活性种上,分别生成了高降冰片烯(NB)含量组分和低NB 含量组分,且两个活性种的比例可以随单体比变化而改变.然后利用等活性及稳态假定,在考虑活性种浓度随初始单体比变化的假设下,分别用末端模型和前末端模型估算了两个活性种的增长速率常数.结果发现,对于非极性单体配位的活性种,两个模型均有很好的拟合结果.但是,只有前末端模型能很好的描述极性单体配位的活性种.通过对两个活性种增长速率常数的比较,阐明了它们的动力学特性,进一步支持了所提出的三元共聚机理.
其他文献
将ABR和BAF组合工艺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试验中对比了膜法ABR和泥法ABR的COD去除效率及其氨氮变化规律;BAF工艺对比了HRT=3h和HRT=4.5h时COD和氨氮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
研究了搅拌速率,黄铁矿用量,硫酸浓度,反应温度以及锰阳极泥的颗粒半径对锰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85℃,搅拌速率为500r/min,颗粒半径小于0.15mm,锰阳极泥、
本研究采用TiCl4水解法制备了一系列纳米TiO2粉体,用机械混捏法制备了一系列nano-TiO2-Al2O3二元复合载体,进而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o-Mo-P-CA(柠檬酸)/nano-TiO2-Al2O3
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诱发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观察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济南市经十路,250062)商希梅刘伟候殿俊乔健维耿林随着核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省放射工作者逐渐增多
本文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改性剂,制备双键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然后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将所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到丙烯酸酯类单体中,通过原位溶液聚
选用介孔氧化硅SBA-15 作为主体,将不同量的前驱体Al(NO3)3·9H2O 引入孔道形成Al2O3 镀饰层,然后再引入碱前驱体KNO3.结果表明Al2O3 镀饰层的引入增强了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提出了一种制备橡胶与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机化处理无机黏土和正丁醇对有机黏土预膨胀的基础上(两步法),将两步合为一步制备
卤菜和奶制品中肠球菌计数、鉴定及其分群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南京210009)戴建华,王为云,陈太基,封幼玲肠球菌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粪便,加之环境中有大量肠球菌存在,加工环节不当和人为的因
将锰希夫碱(L-Mn,L:N,N-水杨醛-1,6-乙二胺)与Keggin 结构的磷钼钒杂多酸(PMoV)相结合,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催化剂.由TG、FT-IR、UV-Vis谱图,以及元素分析推断得出该催化剂是
ADC发泡剂生产过程中将产生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由于其成分复杂,治理相当困难.目前,这类废水的处理主要依靠气提(蒸汽)吹脱法,但其中的有机氨氮很难得到治理.另外,其出水氨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