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人体对线与人体重力线的关系探究

来源 :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un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设计专用检测设备直观分析和判断下肢假肢对线是否符合要求,为假肢矫形技师评价下肢假肢提供一种新途径.方法:通过使用传感器技术和数字伺服随动系统与激光仪配合显示截肢患者身体重力线的新设备,为22名穿戴组件式小腿假肢和大腿假肢的患者进行对线调节.结果:22位下肢假肢患者在未使用该设备时感觉假肢有倾倒现象,使用设备后通过人体重力线的显示,将对线进行了重新调整,使截肢患者站立稳定性得到提升.结论:依据二维人体重力线的显示对下肢假肢进行对线调整,能极大提高技师的对线效率和准确性,提高患者穿戴假肢的适配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身体肥胖指数(BAI)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测定腹股部体脂分布,以MRI自配软件计算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A)、腹内脂肪面积(VA)及股部皮下脂肪面积(FA)、腹部脂肪面积(SAVA).按WHO 1998年标准测量人体一般特征性资料,如身高、体重、腰围、臀围(Hip)、血压,腰臀比(WHR)以及C-肽、血脂等生化指标.
会议
目的 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立体渗透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0例)和对照组(300例).观察组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立体渗透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饮食治疗、运动锻炼、自我监测等方面.
会议
目的 本次调查想了解,需要长期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的准确率与患者本人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方法 以沈阳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住院糖尿病患者为基选人群,从中筛选60例:观察对象性别男,年龄在40~55岁,受教育程度分别为初中,高中大学,每个受教育层次各20人,需长期注射胰岛素治疗,且自行注射胰岛素时间>2年,对入选患者进行入院时,首次健康教育后,在院期间及出院
会议
目的 应用在移动设备端的健康管理系统探索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基础胰岛素使用现状的为期12周的全国性观察性研究.方法 本研究入组了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时加用甘精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随访了12周.医生以空腹血糖≤7.0 mmol/L作为治疗目标来调整患者的胰岛素剂量.在本研究中使用短信管理系统,患者每周将自我监测的空腹血糖值及目前使用的胰岛素剂量发送至系统.系统每周自动发送信息给
会议
目的 拟探讨一种较HN具有更强神经保护作用的HN类似物(HNG)对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体外实验,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NG对棕榈酸(PA)或血清饥饿诱导的胰岛β细胞系(INS-1细胞)凋亡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胰岛素水平.体内实验:给予8周龄雌性NOD小鼠HNG(2 mg/kg)或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腹腔注射(共6周),观察糖尿病的发病率.腹腔
会议
1型糖尿病(T1DM)是遗传背景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复杂疾病,易感基因的携带是T1DM重要的危险因素,但遗传因素并不能解释T1DM全部病因.遗传背景完全一致的同卵双生子,T1DM发病一致率为13%~67.7%,这提示遗传因素以外其他因素的作用.在DNA序列之外,尚存在可以稳定遗传的对基因表达的调控,称为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表观遗传学主要修饰方式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转录后修
会议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成人血清25-OH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差异,探索2型糖尿病的早期预防方法.方法 收集春季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56例,健康成人674人的血清25-OHD检查结果.比较2型糖尿病及健康成人血清25-OHD水平的差异.并将样本按照年龄分为五组:18-40、40-50、50-60、60-70、≥70岁,比较相同年龄组2型糖尿病及健康成人血清25-OHD水平的
会议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已经有很多针对不同种类降糖药物疗效的研究,且随着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我国临床循证医学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药物临床研究层出不穷.在评估药物疗效时,哪些基线因素是与药物疗效相关的?比如,与正常体重患者相比,降糖药物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改变在肥胖和超重患者中是否存在差异?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对降糖药物的疗效反应是否一致?降糖药物对不同基线HbA1c
会议
腰椎管狭窄症病因复杂,保守治疗、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均有一定的效果和局限,通常推荐大部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考虑手术治疗之前先行保守治疗.但对保守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报道不多.目的:研究非药物保守治疗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0年9月在本院骨关节科、康复医学科就诊并接受非药物保守治疗的21位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入选标准: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一侧或双侧下
目的:对23例Brunnstrom Ⅲ期以上的偏瘫患者采用上肢复合运动康复训练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以测试机器人辅助运动训练的临床效果,验证康复机器人的临床康复优势.方法患者以推拉直线和推外圆两个动作进行1个月的训练,训练前后分别采用FMA上肢运动功能评价方法进行上肢运动功能测评和对比.结果23例患者训练后的评价分数比训练前的评价分数平均提高了近3.2分,占上肢运动功能累计总分(66分)的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