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非金属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以鄂西宜昌磷矿区为例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dogl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鄂西宜昌磷矿区为研究区,探索了矿山地质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构建了进行承载力计量和评价的方法。专家打分-层次分析法或嫡值法是目前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时较好的定权方法,模糊综合模型和RBF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较好的数学模型。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构建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对1995-2010年中国家庭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STIRPAT模型将家庭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P1的权重为2.2777,P2的为0.4750,A1的为0.2153,A2的为-0.3891,A3的为0.6582,T的为0.2465,其中影响因素P1对家庭碳排放的影响最大;(2)利用LMDI分解模型对单位消费的家庭碳排放影响因素进
与空间分析中的其他研究领域相类似,数字地形分析领域在已有大量算法的基础上仍并不断有新算法被提出,但这些新算法大多未能“走出实验室”,即新算法常停留在文献中,而未能被应用领域的用户所实际应用.本文以数字地形分析领域的一个新的多流向算法为例,分别开展了算法误差定量评价方法研究和算法并行策略研究,探讨新算法“走出实验室”所进行的探索.具体包括,在流向算法误差定量评价方法研究方面,构建了一套能模拟典型复合
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和环境污染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乃至城镇化的发展,这种制约作用被定义为"尾效".本文通过建立相应的"尾效"模型,首先对山东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尾效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985-2011年资源环境对经济的制约作用在增加,由1985-2002年的1.15%增加到2003-2011年的4.37%,即区域环境的演变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背离.其次对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资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汾河流域涵盖三大盆地区、40个县(市、区),是山西省经济最为发达,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汾河流域的城镇空间格局特征既是对流域与城镇布局普遍原理的印证,亦是区域特殊性的体现.本文首先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流域特征与城镇空间联系、流域城镇等级规模分布特征及变化的相关研究,确定流域城镇规模结构的区域差异及环境因素.对汾河流域上中下游的城镇进行地理分布空间特征、城镇空间联系特征、城镇空间组织
1644年明朝灭亡,原因复杂,尚无定论.明末气候突变,天灾人祸频现, "天一地一人"之关系有待解析.本研究试图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将天灾与人祸相结合,从定量化的视角解析明亡.基于收集整理明末35年(1610-1644AD)华北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十二省市的三大自然灾害(水、旱、蝗)记录和明政府内外动乱战争(内部叛乱、民族间战争、对外战争)记录,建立一套可参比的标准体系对历史记录进行分类定级.分别将灾害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