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镁合金板材的超塑性与损伤机理研究

来源 :首届中国西部有色金属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轧制AZ31B 镁合金板材的超塑性变形与空洞损伤行为,在轧制AZ31B 镁合金板材超塑性拉伸实验过程中,对不同变形程度拉伸试样轴剖面上的空洞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断裂是由晶界处形成的空洞不断长大、连接而引起的,空洞体积分数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呈指数规律变化。
其他文献
以石墨为电极,采用电火花沉积的方法,在TC1钛合金表面制备了TiC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能谱EDS分析等实验方法对涂层的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C涂层是一种反应涂层,是基体Ti元素与电极C元素瓜在生成的.涂层的厚度不均匀,分布也不连续,但涂层与基体实现了冶金结合.
在纯Ti基体上激光熔覆ZrAlNiCu和ZrAlNiCu+80﹪C合金粉末,对涂层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SEM观察、TEM分析.可知涂层由金属化合物(其中包括纳米晶)和少量的非晶组成.这种具有高比强度,高硬度和高抗氧化性的金属间化合物与非晶相混合的复合涂层,文具具有较高的性能.向ZrAlNiCu熔覆涂层中添加0.8﹪C.两种涂层的最高硬度分别达到HK1114.4和HK977.8.
本文采用超声波化学镀的方法,实现了纳米AlO粉体的化学镀钴.通过对镀液成分的分析,研究了pH值对纳米粉体化学镀钴时的反应时间,增重,镀速等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投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所得粉体的相结构以及形貌.结果表明:纳米粉体的化学镀钴在30-60℃时,pH值大于8.5反应才能进行;在8.5-10.0范围内,反应时间长,所得粉体为AlO和Co-P合金的复合粉体,尺寸在50-60nm左右.粉体中钴含
本文采用复合化学镀方法.制备了Ni-W-P/SiN复合镀膜;研究了镀液组成及工艺参数对镀层成分和沉积速率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复合膜表面相结构,并对复合膜的耐蚀性及耐磨性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SiN纳米颗粒的加入影响了镀层的沉积速率,提高了镀膜的耐磨性,Ni-W-P/SiN复合镀膜仍具有与Ni-W-P镀膜相近的优异耐蚀性能.
本文对不同电解质溶液中铝微弧氧化膜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并对试样尺寸变化进行了分析;借助于XRD,SEM等手段,对铝微弧氧化陶瓷层组织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铝微弧氧化的试样尺寸变化与电解质溶液体系有关,在NaSiO电解质中.能够形成结构,性能较好的氧化膜,同时保证试样尺寸的稳定性,但处理时间不宜太长.
用热电偶直接接触法测量了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基体的沉积温度,结果表明,基体偏压幅值越高,电弧电流越大,靶与基体的间距越小,基体的沉积温度越高.设备结构对基体沉积温度也有影响.当工艺参数相同时,不同设备上测得的温度不同,分析表明,基体的沉积温度决定于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离子对基体的平均轰击功率,脉冲偏压是实现电弧离子低温沉积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介绍了应用新型高效节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的进展.主要工作包括先进的高效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系统的设计.超音速等离子焰流特性的研究以及它对等离子喷涂粒子的影响.同普通大气等离子喷涂系统相比,高效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系统可大大提高陶瓷涂层的质量.
本文叙述了大型设备焊后消除应力退火方法的分类和比较,同时又介绍了该领域一项新的技术成果——组装式电阻炉.说明了它的出现,应用和发展.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淬火加热温度,淬火加热保温时间,淬火后停放时间,冷塑性变形量和人工时效制度与2A12合金板材性能的关系,并确定了该合金的形变热处理制度.
本文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观点,并介绍了云铝通过不断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