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例国际建筑师的国内作品引发的关于国内建筑教育问题的思考

来源 :2008年“建筑教育的新内涵”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ofPri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型项目的建设,国际建筑师在国人自己的评判标准下屡屡获胜.我们在感叹于"大师"手笔的创造性的同时,也在不断反问:为什么由国内建筑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建筑师,在竞赛中败下阵来?在方案对比中究竟是什么让境外建筑师获得了肯定?获得肯定的部分是否能够说明当下国内建筑教育的问题?文章以一个在校学生的视角,通过对国家项目的分析、对自身教育的回顾和审视,试图发现学校建筑学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
其他文献
提出景观概念对建筑地域性教育的指导意义,并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为例,介绍了以景观为核心的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目标、教学内容、方法和主要特征.
二年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课程是针对中小型建筑物的设计训练,如小茶室、别墅、幼儿园等,这些建筑类型功能相对来说较为简单,而其教学的侧重点应在于建筑的造型空间设计和与环境一体化设计及手绘训练.通过对几位学生作业的解析,来说明建筑的造型空间设计和与环境一体化设计及手绘训练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对于培养具有艺术家素质的建筑师,良好的造型感和空间感是必需的,设计过程中要汲取大量的资料和人文信息,使学生认识到建筑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改革建筑设计的教学显得越发重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教学方式改革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师生互选的教学机制,采用了互动研讨的教学模式,强化了模型推敲的教学作用,试行了设计工作室的教学制度,开展了多专业联合进行毕业设计的教学试验.建筑设计的教学改革,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设计思维的培养是建筑学教育的重点之一.针对目前在楼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忽视设计思维的培养,教师只从楼梯的构成、形式、坡度、尺寸、结构以及防火疏散等角度讲述,学生的设计成果仅停留在构件的装修和防火规范来满足这一现象.本文结合建筑教育以设计构思的培养为核心的目标,探索教学中如何使楼梯设计从程式化的装修转变为真正的空间与造型设计,以期摆脱楼梯设计教学表面化倾向,及学生设计实践中忽视楼梯设计,导致楼梯缺乏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已经不太适应.教学方法的变革是我国建筑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方面.本文提出了以"问题"作为互动式教学核心的观点,探讨了将此方法运用到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包括"问题"主题的提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互动方式、成果形式、评价体系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适应我国建筑教育的发展方向.
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使用者"是不可缺失的一环,建筑设计的过程从一方面来讲,可以说是把使用者需求物质化、实体化的过程.现行教育模式中,学生很少接触,甚至是没有意识去了解使用者,容易造成设计流于形式化、空洞化.在本科三年级的建筑设计教学中,我们引入了"使用后评价"课程环节,评价以学生日常接触的校园建筑为对象,首先根据日常的使用经验确定评价内容,然后通过问卷、访谈等调查方式,以客观的数据、表格反映使用者
本文针对当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和设计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建筑设计学科以及建筑师职业的特点,提出突破传统单一建筑教育模式的束缚,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建筑教育模式的必要性。文章分析了传统建筑教育模式与诸多新型建筑教育模式的特征及关联,提出了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建筑教育模式的观点,并针对这种多元化建筑教育模式的构成和评判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建筑功能是指建筑或建筑中某空间的用途,然而功能的划分并不是绝对化和静止的,动态性应该成为当代建筑功能的本质特征.面对科技的进步及功能的动态变化,建筑学朝着更广泛的、多学科交叉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的方向发展.建筑教育体系需要摆脱当前的单一模式,拓展完善为多层次、多向度、多学科综合的宏大而复杂的人化科技系统.本文通过对建筑功能的再认识及其动态特征的阐述,针对我国传统建筑教育模式在新时代中体现出
本文将Tom Peters教授与西村伸也教授来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短期教学交流之情况并置进行分析,分析他们教学中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以提供新视野;归纳他们教学中的共同点,体现建筑教育校际间相通的、先进的教学方式;最后将这些感触结合到作者自身的设计课教学中,形成相关的思考和启发.
通过对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师和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师所具有的内涵与外延的比较研究,来探讨建筑师社会角色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建筑师社会角色日益趋向多元化.后工业时代建筑师社会角色的确定与社会发展方向和社会问题密切关联,并存在一些显在的趋势.探讨这些变化趋势下建筑师的设计思维特征,对当代建筑教育和设计实践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和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