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胆道梗阻PTCD疗效分析与并发症的处理

来源 :第八届全国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护理专业学组会议暨肿瘤介入治疗新进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etchupb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对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并探讨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方法:58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男27例,女31例,年龄41~87岁,平均66岁,随机分为A、B 2组,在超声及X-线双监视下行PTCD术。A组(n=20)采取套管穿刺技术--20 G细针穿刺与套管交换后再引入导丝与导管,B组(n=38)采取一步法Seldinger穿刺技术--18 G针穿刺后直接引入导丝与导管;27例术后接受TACE或TAI术;观察肝功能的改善、并发症的发生,并对并发症做相应的处理;随访并分析生存率。 结果:所有病人均成功穿刺并顺利植入引流管或金属内支架,共植入金属内支架9枚,内外引流管52条,猪尾巴外引流管6条。PTCD术后1周皮肤瘙痒明显减轻或消失,AST,ALT、TBIL、DBIL、ALP指标(分别为57±22 U/L,577±145 U/L,138±63 mmol/L,98±29 mmol/L,91±31 U/L)较术前(分别为88±25 U/L,142±35 U/L,956±372 mmol/L,231±61 mmol/L,327±156 U/L)均有显著性下降(P值均<0.01),2周后肝功能恢复与减黄效果趋于稳定;有发热症状者于1~7日消失,白细胞升高者一周内显著下降(术前、术后分别为13.5±2.0 G/L,7.5土1.7 G/L,P<0.01);发生各类并发症共17例次,包括发热、腹痛、出血、胆漏、胆红素血症、引流管或支架阻塞等,A、B组间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均获成功处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PTCD术后接受TACE或TAI者生存率(术后3、6、9、12月分别为100%、93.2%、84.7%、36.3%)显著高于单纯PTCD组(术后3、6、9、12月分别为96.3%、90.7%、49.1%、18.4%)(P<0.01)。 结论:超声与X-线双监视下行PTCD在减轻黄疽、改善肝功能及控制感染方面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刺方法无关,需积极处理以保证引流效果;PTCD联合TACE或TAI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穿。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1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影像诊断情况进行了简述。指出US及CT检查对PSC具有提示和辅助诊断作用,确定诊断则以PTC或ER
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及胆道内支架置入术(PTIBS)并结合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或栓塞术(双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意义。35例恶性梗阻性黄胆病人采用P7CD+PTIBS,置
会议
本文对经皮引流术(PTBD)、胆道球囊扩张术、胆道支架置入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术前准备、操作方法、术后处理与疗效进行了介绍。
本文介绍了1例胆管癌所致胆道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本例通过序贯应用动脉插管灌注化疗TAI和放射治疗,放射总剂量较低, TAI用药也有不同,取得了缩小原发灶和转移灶的近期疗效,完全
会议
左氧氟沙星(Levof Loxacin)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为氧氟沙星光学活性S-型异构体。左氧氟沙星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组织分布广、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持久、有抗菌药物
会议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在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各种原因所致的脾功能亢进患者48例,用医用明胶海绵颗粒加抗菌素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结果
会议
长虹“精显王”系列背投彩电主要代表机型有:DP4388/A、DP5188等机型,采用I2C总线控制技术,其I2C总线系统的调整方法、项目数据和会聚调整方法、项目数据如下。1.I2C总线系统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微球(KMG)脾动脉介入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Seldings技术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插至脾动脉,应用海藻酸钠微球(KMG)行脾动脉栓塞(PSE
会议
ADI推出低功耗32×32模拟交叉点开关——ADV320x,扩展了其视频交叉点解决方案。ADV320x适用于复合视频路由,如CCTV(闭路电视)监控及分量视频路由,如视频会议与数字签名中使用
目的:分析肝动脉造影及检塞技术对胆道大出血诊疗价值。方法:急诊采用Seldinger技术,行选择性肝动脉DSA,显示造影剂外溢或进入胆道,确定出血部位后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靶血管,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