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温区晶体生长炉地面实验系统设计

来源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ang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三温区晶体生长炉研究,本文对三温区晶体生长炉地面实验系统软硬件部分进行了设计,给出了通信过程中使用的,被工控领域广泛采用的Modbus协议的简要说明,介绍了该系统应用层、编码层和通信层的设计。实验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已经可以准确和稳定地进行晶体生长的地面实验。
其他文献
电离层是从地面60km以上到磁层顶之间的整个空间,在那里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足以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由于电离层的性质和活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对它的研究也丰富了我们对地球空间环境的认识,因此,对电离层进行探测具有很大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地球卫星技术的成熟和掩星技术的发展,利用GPS和地球低轨卫星进行掩星观测来探测电离层成为电离层研究的新热点,COSMIC计划即为其中之一。本文利用公布的
首先介绍了空间微小碎片和微流星体在低地球轨道上的分布情况以及它对于航天器的危害,然后介绍了国外微小碎片和微流星体采样分析技术的基本情况,并在这些探测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空间微小碎片和微流星体的探测方案。
对航天器运行环境和太阳能电池阵的静电放电及其危害性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一种实时在轨监测方法。采用测量航天器电源母线电流脉冲和放电产生电磁脉冲的方法对静电放电进行监测并初步定位。
电磁兼容(EMC)技术是以电磁场理论为依据,以近代统计学和计算机为手段,以实验为基础,涉及到众多技术领域的一门综合性系统工程。面对今日的航天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发展,EMC已经成为一项关键技术。本文首先描述了电磁兼容技术的概念,并对目前的研究内容按照三要素进行了粗略的划分,最后简单介绍了三种基本的干扰抑制技术。
通过具体的实验和仿真计算对FY-2D太阳X射线探测器进行了详细的定标。太阳X射线探测器的传感器采用充Ar气的正比计数器。主要探测能量大于4keV的太阳x射线流量。本文在坪特性、效率、正比性、能道划分、能量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等6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定标的方法及结果。定标结果表明FY-2D卫星的太阳x射线探测器具有良好的性能。最后对FY-2D的在轨探测数据与GOES卫星进行了比较。GOES卫星的太阳x射线
GPS L1频段中心频率为1575.4MHz,信号带宽为2.046MHz。本文给出的是三次下变频的GPS L1频段接收机前端电路方案,对各部分元件的指标进行了设计与分析。并利用软件对接收机前端电路进行了系统级的仿真。
本文用比对法孝TU1901双光束干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测量了铝漫反射板在紫外波段的半球反射比,并监测了铝漫反射板的半球反射比随时间的长期变化。建立了紫外波段漫反射板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测量装置,研究了在特定接收条件下,铝漫反射板双向反射分布函数随入射角的变化。
本文提出了利用紫外后向散射探测大气臭氧总量的反演方法Version8+,其选用的探测波长对λl、λs是根据斜气柱臭氧总量SΩ0值以及使得联合反演臭氧总量的探测波长满足最优配置这两个条件共同决定。通过辐射传输模式模拟计算表明,Version8+的反演结果明显好于Version7。在反演精度提高的同时还实现了波长的优化配置,这是Version8+反演方法最显著的进步。
空间环境探测是航天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与工程应用价值已经为几十年来国内外的航天活动实践所证明。随着航天器发射数量增加和探测器的发展,空间环境探测的数据处理量也急剧增加。原有的数据处理模式由于其自身缺欠,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数据处理任务需求,必须研究新的数据处理模式,使数据处理实现标准化。
太阳极紫外辐射流量探测器在国家同步辐射站进行了性能响应测试,该探测器使用了表面超精密加工的熔石英晶体进行光信号收集,以及MgF2晶体为基底材料的多层金属膜滤光片进行波长选择。在同步辐射极紫外辐射光束试验下,对探测器系统的信号响应能力进行了测试,并且将光反射镜、滤光片和传感器从探测器分离后分别对其反射率、透过率和光信号强度-响应幅度进行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