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副作用:定义、评估与应对策略

来源 :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第二十三届年会暨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30周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心理咨询副作用的定义、分类、评估方式,以及如何利用副作用的分类与评估来引导心理咨询的过程,并从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咨询师、来访者三个角度阐述预防与避免副作用的方法。同时,研究以问卷的形式调查106名心理咨询师对心理咨询副作用的关注及理解情况,发现国内心理咨询师对心理咨询副作用的重视程度较低,在副作用的概念、造成原因、评估实践等方面存在误解,在咨询中忽视对心理咨询副作用的评估和应对。本文对心理咨询副作用的标准化研究与应用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普遍引起关注的一个议题,在上海市教育工会的支持下,我们课题组以问卷调研和谈话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基于职业压力"付出—获得平衡感理论
会议
  目的:通过对1例暴食大学生采用认知行为治疗(CBT)的个案研究,探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对暴食行为的咨询效果。方法:在8次会谈中,使用CBT技术对当事人的暴食进行干预。结果:当事人
  心理危机是指学生因身心成长变化和环境适应不良而引起的内心混乱、绝望、沮丧、极度痛苦等严重心理失调状态。这很可能会给当事人带来严重后果。本文展示了辅导员对一位
  大学宿舍中,因小事引起的愤怒情绪甚至暴力伤害事件,是常有的,也是心理咨询干预的重点。本文通过一例这样的心理咨询案例说明怎样用心理咨询的方法进行即时,短时而有效的干预
  运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对一例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咨询过程秉持个案是自身问题的专家的理念,相信当事人的潜能和力量能够面对和处理他自身的问题。
  绘画艺术疗法是一种崭新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笔者在日常的团体心理辅导与个案心理咨询中坚持运用,已有四年。本文就一个典型的咨询个案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提出运用绘画艺
  从中国文化大背景出发,以精神分析的视角看待大学生的自我身份认同主题,结合高校心理咨询临床案例,揭示大学生常用的防御机制,发掘虚假成熟背后的真实自我,分析普遍现象背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