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近100年降水变化及未来10-15年预测研究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jr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中国北方22个站点降水观测资料检验了英国东英格兰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的CRU05降水资料的可信度,与同类资料相比,该套资料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分析发现20世纪中国东部地区和20世纪中后期西部地区的降水资料具有较高的可性度.利用这套资料分析了中国北方近100年降水变化规律,发现中国北方降水普遍存在3年、10年和30年左右的周期振荡,20世纪的几个主要干旱时期和多雨时期是由于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特大干旱都是发生在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少雨时期和年际变化的少雨时期同时出现的阶段.将中国北方降水划分为7个主要区域,即北疆区、华北区、河西走廊区、东北东区、东北北区、东北西区、青藏高原区.分析还发现,中国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区不是孤立的,它与蒙占干旱区和中亚干旱区连在一起.在主要振荡周期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北方未来10-15年降水变化趋势做了预测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在不同季节对城市建筑物不同朝向外墙壁面表温和近旁气温的垂直观测资料,以及计算得出的外墙壁面近旁热流强度,通过与地面各要素的比较,分析了外墙壁面热力效应特征,得到以下初步结论:建筑物外墙壁面近旁气温和壁表温与地面附近气温和地表温相比,其差异随朝向、季节、高度的不同而各异;北向壁面近旁气温一般都低于地面附近气温,其余壁面近旁气温则多高于地面附近气温;而壁面表温除夜间8月西向壁面和12月东向、南
本文利用AMSU多个通道的微波探测资料,对2003年"杜鹃"台风过程进行了分析.首先是比较AMSU-B(89GHz和150GHz)的台风结构图像与GOES-9图像的差别;分析了AMSU-B5个通道对台风螺旋雨带结构的探测能力;对AMSU-B150GHz波段的亮温与降水强度作了定量分析;最后利用AMSU-A温度反演资料分析了热带气旋的暖心结构.表明AMSU资料作为一种新的卫星微波探测资料,在热带气旋
本文介绍了城市暴雨内涝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无结构不规则网格的设计思路、基本方程的离散形式、城市排水系统的模拟、城市面雨量的计算方法以及数学模型在天津市、南京市、南昌市的应用情况和误差分析。
2002年6月18日-19日在湖北省发生了一次梅雨锋上的中尺度降水过程.本文使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对该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从而来研究它的发生发展演变机制.模式很好地模拟了造成该次强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整个发展演变过程.分析模拟结果发现,中尺度对流系统在不断东移的过程中,受高层的辐散性流场的抽吸作用和低层的对流不稳定而发展加强;地形对对流系统的分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最后由于高层的辐散气流
用观测资料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本文研究了春季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的海冰范围极端异常与东亚夏季风降水变率之间的关系和相关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当春季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的海冰范围偏少时,夏季东亚高纬度地区存在一个异常高压,该异常高压使我国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阻止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向北推进,使梅雨锋及其降水加强,其中欧洲陆面过程是连接春季海冰与东亚夏季风之间的桥梁。
本文利用GMS-5红外通道的亮度温度资料和1998年HUBEX加密观测期间的地表观测资料,引入植被指数的概念,结合反演地表温度的分裂窗算法,得到了通过GMS-5红外通道亮度温度资料反演地表温度的回归公式,反演的精度在2℃度以内,并且可以应用到区域尺度上去。
利用NCEP资料对最近的24年的平流层中下层温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同时采用HALOE资料分析了最近14年平流层中上层的温度变化趋势,进而分析它们与对流层温度变化趋势的关系.结果表明:从近地面到对流层中上层,全球年平均温度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上升的幅度逐渐变小,从对流层上层再向上到平流层,全球年平均温度变为下降趋势,且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从平流层下部到平流层中
本文利用中国区域600个站点月降水量资料,经过对比分析,发现中国东部区域夏半年(3~8月)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呈雨带南移趋势,尤其80-90年代南涝北旱趋势更为显著(图1a).采用1996-2002年夏半年TOMS卫星气溶胶反演指数与中国区域月平均地面气温(600站点)资料求取相关系数场(图1b),对比分析图1a与图1b,可发现TOMS卫星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资料与地面气温的相关特征与80-90年代降水
本文利用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实验1998年夏季的湍流观测资料,计算和分析了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及其演变规律,并与廓线探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有明显的日变化,一般傍晚达到最大;湍流谱计算方法系数偏低,所得边界层高度略低于位温廓线观测结果;高原边界层受高原地形影响,其厚度比平原地区偏厚.
气候变暖问题引发了严重的自然生态变化,并对社会及经济产生影响.本文根据华北不同区域温度、降水量及蒸发量的变化,讨论了气候变暖对华北地区气候要素的影响,并利用干燥度指标研究了华北干旱气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得出了气候变暖导致华北区域性增温、蒸发量增加,华北北部和东北部降水量略有增加,中部、南部和东部降水量显著减少,从而导致华北北部有向湿润气候转变的趋势,东北部气候变化不明显,中部、南部和东部干旱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