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剂PVB对炭气凝胶制备工艺及结构的影响

来源 :第20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zh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间苯二酚(R)、甲醛(F)为原料、无水碳酸钠(C)作催化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为添加剂、无水乙醇作溶剂,通过常温常压干燥和高温炭化制备炭气凝胶.考察了中间产物有机凝胶的热解行为和催化剂浓度及PVB用量对炭气凝胶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VB的加入不仅加强了有机凝胶的网络结构,使其更利于常温常压干燥,而且能够较好地调控炭气凝胶的孔径分布:在一定的PVB加入量范围内,随着PVB加入量的增加,炭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增加,孔径分布也更加集中;催化剂浓度对炭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当R/C=300,PVB/R=1/10时比表面积达到最大值(386m2/g).
其他文献
将高温煤沥青和浸渍剂沥青在不同压力下炭化,在2500℃下对所得沥青炭进行石墨化处理;测试了所得沥青炭的体积密度、开孔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所得沥青炭的显微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XRD)检测了不同炭化压力所得沥青炭石墨化处理后的石墨化度;测试了沥青炭试样的比热容、导热系数、热扩散率和线膨胀系数.结果表明:随着炭化压力的增大,沥青炭的体积密度增大而开孔率减小;随着炭化压力的增大沥青
分别以粘胶纤维和粘胶炭纤维为原料,经镍盐溶液浸渍后制备活性炭纤维.比较两种原料制得的活性炭纤维的强度和比表面积;考察它们随镍盐溶液浓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两种原料制得活性炭纤维的强度和比表面随上述三因素各自的变化趋势一致;并由此初步确定了比表面积~1200m2/g,强度~0.3GPa的粘胶基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工艺.
将活性炭机械球磨后,粒径随球磨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尽管超级活性炭的孔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比表面积利用率增加,对无极系电解液的浸润性能增强,交流阻抗降低.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在各种苛刻工作条件下,碳-石墨制品的使用参数不断提高,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为此,根据各种不同使用情况,作为碳材,需采取相应工艺措施(常用的有浸渍)进行处理,以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碳-石墨制品经焙烧、石墨化,在烧结过程中有热解气体排出,不是致密的,存在气孔,因而要进行浸渍处理,成为不透性材料.浸渍就是将液态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浸入制品的微孔中,然后按浸渍目
采用较纯净的炭材料制造的炭石墨制品,内部含有少量的杂质-灰份,即经850℃高温氧化后,恒重的残留物.在一般使用条件下(特别是较低温度条件下),少量的灰份对使用是无害的.但由于该产品使用范围很广,很多使用条件,不仅对灰份,甚至对灰份的构成都有严格要求.对于"高纯石墨"制品而言,灰份是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仅对灰份的产生、灰份的成份、灰份的驱除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氧化稳定化过程是沥青基球形活性炭制备过程中极为关键的环节.本文以高软化点煤沥青为原料调制成球,采用硝酸液相氧化代替传统的空气氧化法对其进行氧化处理.利用电子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沥青球表面形貌,采用傅利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沥青球氧化前后表面化学.结果表明:沥青球经硝酸液相氧化后能够达到高温炭化时不熔融、不变形.
探索寻找新原丝POLYNOSIC制备活性碳纤维(ACF)所需要的合适工艺.主要研究活性碳纤维的得率、强度和比表面积的变化趋势以及与低温热裂解温度、催化剂含量的关系.实验表明,得率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减少,在低温热裂解阶段得率变化最大;碳化后强度较低温热裂解和活化后的强度高.纤维材料比表面积随着低温热裂解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在250℃低温热裂解温度10%催化剂浓度下,制得的Polynosic基活性碳纤维
以沥青基碳纤维为原料,经水蒸气活化制得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碳纤维(SBET>2560m2/g).利用低温氮气吸附法对所得活性碳纤维进行了表征,分析了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结果表明,水蒸气活化所得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碳纤维孔结构仍以微孔为主.
分别以中间相含量为100%和30%的两种石油系中间相沥青为前驱体制备泡沫炭,利用SEM、偏光显微镜观察泡沫炭的孔和孔壁等微观形貌,利用XRD分析石墨化泡沫炭的微晶结构.考察不同中间相含量前驱体的发泡性能,同时探讨了焦化手段对泡沫炭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前驱体均能制备得到孔结构均匀、开孔率高的泡沫炭;100%中间相含量的前驱体相对更适合发泡;而通过延长焦化时间可以优化泡沫炭结构、提高石墨化
采用涂刷法制备了炭/炭(C/C)复合材料磷酸盐防氧化涂层,经过氧化性能测试,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氧化防护作用.涂覆有该涂层的C/C试样700℃下经过100h的氧化,其失重率仅为0.96%,经过900℃(2min)←→室温(3min)的热循环实验,循环次数为50次,失重率仅为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