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深部构造探测

来源 :第三届浙江减灾之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iaaa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深部构造探测工程是浙江省地震局"十二五"规划中的一个重点项目,该项目主要通过高分辨折射和宽角反射/折射综合地震探测方法探测地壳深部范围内的构造信息.浙江省深部构造探测工程拟在浙江省境内布设6条北西向和5条北东向测线,组成三围观测网络,获取浙江地区三维速度结构,以建立地壳结构的三维空间模型以及地震活动的地球动力学模型,为浙江省防震减灾事业服务.目前本项目已完成第一期探测工程,一期探测工程获得了一条测线上的深部构造特征.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淳安美丽乡村建设防雷减灾服务的能力及水平,本文以淳安国家基本站淳安国家基本站(1959-2013)55年的雷暴日数观测资料及2007年-2015年浙江省ADTD型闪电定位仪所获取的地闪的经纬度、雷电强度、地闪密度资料.运用数理统计线性倾向分析方法,借助grads等软件,对淳安县雷电灾害分布的时空特征、淳安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不足进行分析,并由此对淳安美丽乡村建设中农居房建设规划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承担了日常的服务,管理,保障、教育等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自身功能不断完善,防灾减灾作为社区的一项主要职能也日益发挥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社区防灾减灾中存在的困惑进行描述.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特大暴雨导致没有防备的北京79人因灾死亡,房屋倒塌10660间,160.2万人受灾,经济损失116.4亿元;时隔四年,暴雨再次洗刷北京.此次降水时间长、总量大、范围广,降雨总量超过了上次,但有了充足准备的北京经受住了这次考验.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重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日益增加的背景下,迫切需要持续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全覆盖、气象灾害监测全覆盖、气象灾害预警全覆
本文基于现场调查结果,介绍2月13日浙江磐安3.5级地震基本特征和地震烈度分布情况,通过对典型房屋震害现行进行分析,提出震区防震减灾工作建议.
宁波受台风灾害影响严重,1953年至2016年宁波平均每年约有2.4个影响台风,带来的暴雨、狂风、高潮、巨浪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根据有气象纪录以来的1953年共154个影响台风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宁波影响台风的时间分布规律、灾害损失情况、台风路径、降雨量等信息,结合10个严重影响宁波的台风个例,指出在防台减灾工作中的重点不仅在台风登陆之前,还需要在易忽略的登陆后防御环节加强.分析结果
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必须有赖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要因地制宜,创造特色,以绍兴市为例,组织领导、政策支持是保障,规划先行、资源整合为途径,规范管理、加强演练作保证,立足实际、创造特色是关键,加强宣传、增强意识促实效.近几年来绍兴市在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中创新机制,探索形成了具有绍兴特色的"三四五六"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模式.在洪涝、雪灾尤其是近年防御"海葵"、"菲特"、"灿鸿"等强台风袭击时发
三河市地区地处华北平原,具备发生高强度破坏性地震的背景和条件.从该地区民居的现场调查入手,对该地区的农村民居房屋结构及建筑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民居抗震设防状况不容乐观,抗震性能较差,不设防或者设防标准低的现象较为明显.最后探讨了针对该地区民居的震害防御对策,以期能在减轻震害方面有所贡献.
避灾安置场所,是指由县级人民政府确认或组织建设,在灾害来临时为群众提供庇护和基本生活保障的场所.避灾安置场所安置对象为因洪涝、台风、地震、泥石流、寒潮等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需要转移安置的当地群众和外来人员.随着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发展和灾害救助工作的需要,如何规范避灾安置场所建设和管理,以及如何调动其发挥内在作用,更好服务社会是继续探索的课题.本文将结合瓯海区的一些工作,谈谈想法.
本文通过对安装在南方地区常见塑料钢管大棚内的自动气象站和棚内栽培作物生长状况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强寒潮天气背景下,大棚两层保温膜+增温补光灯+遮阴网(Ⅰ)和三层保温膜+遮阴网(Ⅱ)两种保温措施的增温效果优劣.结果表明,采用保温措施(Ⅰ)和(Ⅱ)可分别将棚内温度提升8.6±2.5℃和6.2±1.1℃,措施(Ⅰ)增温效果更显著.同时对近三年冬春季多层覆盖大棚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当外界气温降至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战略举措,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的指导方针,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构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加强气象社会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根据气象灾害多发实际,从"体制机制和工程能力"为主要内容积极推进气象灾害防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