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盆地南缘西山窑组下段骨架砂体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来源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e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大量的研究发现,制约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因素非常多,其中大型骨架砂体(有效砂体)是砂岩型铀矿形成的必要条件.所谓大型骨架砂体是指剔除不能反映沉积格局砂层后的砂体,即通常要剔除粉砂岩体以及小于1m以下砂厚的透镜状产出砂体(焦养泉等,2008).大型骨架砂体构成了大规模的地下水动力系统,它为铀成矿流体提供了运移通道,并且易于形成泥-砂-泥形态的容矿空间.在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研究中,如何在沉积盆地内精确定位大型骨架砂体,如何描述微相的形态和空间展布,如何阐明相控铀成矿机理等,是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研究的核心问题(焦养泉等,2005;于兴河,2008).本文以伊犁盆地南缘蒙扎乌(蒙其古尔-扎基斯坦-乌库尔奇)矿集区为例,旨在通过对其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探讨沉积微相与铀成矿的关系.产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的砂岩型铀矿,矿体一般赋存于单层厚度10m~35m的分流河道砂体中,而主要矿体则往往赋存于单层厚度18m~25m的砂体中。在厚度小于10m和大于35m的砂体中,几乎没有工业矿化产出。不论在走向上还是在倾向上,矿化产于砂体由厚变薄的部位,这种厚度变化不但表现在单纯的厚度减小,还表现在砂体内部出现泥岩透镜体(或夹层)使砂体的净厚度减小。特别是沿倾向砂体厚度突然减小或出现泥岩透镜体时,层间水的流速流向会随之发生变化,往往也是容易形成矿化的部位。砂岩型铀矿化对微相环境有明显的选择性,垂向上铀矿化主要赋存在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辫状河道微相之中。由于这种微相具有砂体厚度和规模大,透水性好,泥-砂-泥结构完善,走向上、倾向上连通较好的主砂层(体),构成透水层,有利于蚀源区的UO22+在其中运移;并且这套地层是在潮湿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具有丰富的有机质等还原剂,有利于UO22+还原富集,也为层间氧化带发育和铀矿的富集提供了空间,从而有利于铀矿床的形成。
其他文献
笔者对备战铁矿区的含矿地层—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精确定年,最终确定了火山岩的年龄及备战铁矿床的形成时限。样品的阴极发光显微(CL)图像显示锆石颜色比较均匀,具有明显且典型的平直对称生长的多层同心韵律环带。本样品的19个测试点均位于岩浆环带部位。在样品19个测试点中,锆石的Th含量变化于52.56×10-6—298.50×10-6之间,U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14
在对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时,针对样品元素含量特征,采用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算数平均值、众数、均方差、富集系数、变异系数等地球化学参数来阐明和讨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规律。其中富集系数为该地区元素含量平均值与中国水系沉积物中该元素背景估计值之比。从各元素浓集系数趋势图可以看出,21种元素的浓集系数整体在1上下,但个别元素波动较大。南涧地区Ag、As等15种元素的富集系数大于1,说明区内水
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开展岩石地球化学和LA-ICP-MS锆石U-Pb测年,通过系统的研究工作,厘定斑岩体的成因与成矿之间的关系。自中生代早期开始,该地区逐渐受到太平洋板块俯冲的部分影响,但主体是在华北克拉通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后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下,地壳和地幔的过渡带发生减压熔融作用,形成了初始岩浆,在岩浆上升侵入过程中,促使部分地壳加热而发生进一步熔融,遭受了陆壳物质的混染,最终在该成矿
本文对太行山北段司各庄岩浆岩岩体进行野外及锆石U-Pb年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司各庄复式岩体的侵入先后顺序为: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闪长岩、闪长玢岩—石英二长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两大岩浆旋回组成。岩浆的侵入先后顺序表明,司各庄复式岩体经历了从中性—中酸性—酸性—中性—酸性—碱性两大岩浆演化旋回特征。据此,深成岩可以划分为两大系列。各深成侵入体接触关系为脉动型侵入接触,显示司各庄
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带是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从20 世纪50 年代至今已经发现了大量的金属矿床,成为重要的找矿区域.黑尖山铜矿床位于觉罗塔格带的东部,是2001 年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六分队在从事"新疆东天山彩霞山-金滩一带靶区优选及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时发现的,矿区中心位置位于鄯善县城东南方向约160Km.本文主要通过对黑尖山铜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其成矿条件,为铜矿床的找矿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从不同量级上设计了8组不同单向挤压速率下的构造模拟实验,来研究差异挤压速率下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发育特征的异同点,以探讨速度与变形样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由于砂箱模型模拟过程的时间性,即如何在最有效时间内揭示最大可能性、最复杂的砂箱模型与地质过程变形特征,因而低速、合理的有效挤压速度的选择对于机制砂箱模型模拟至关重要。通过本次系列实验,建议将此有效挤压速度设定为0.05~0.005mm/s范围内
二连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北部,欧亚板块与中朝板块的缝合线部位,是一个发育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海西多旋回、碰撞褶皱带上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整个盆地以苏尼特隆起为界,将盆地分为南北两个坳陷带:苏尼特隆起以北由东至西由马尼特坳陷、乌兰察布坳陷和川井坳陷组成,以南由东至西依次为乌尼特坳陷和腾格尔坳陷,形成了"五坳一隆"的基本构造格局.三级构造单元包括56个凹陷和24个凸起.通过铀成矿条件分析,腾格尔坳
我国滇西南是古盐类资源最为发育地区之一,勐野井钾盐矿位于云南省思茅市江城县内,地处江城凹陷的中部,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固体钾盐之一.思茅盆地处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特提斯三大构造域的交汇部位,属于特提斯-三江构造带,盆地东邻金沙江-哀牢山深大断裂带,西接澜沧江深大断裂,北部与兰坪盆地相连,向南出国境入老挝、泰国,主体为地堑式坳陷盆地.盆地内发育有巨厚的中-新生代红色碎屑岩和含盐建造.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
本文通过对广西钦州石夹剖面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硅质岩进行岩石学及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硅质岩的成因和物质来源,揭示其形成沉积环境,加深对华南晚泥盆—早石炭世盆地构造特点和演化的认识。钦州石夹剖面硅质岩与生物成因有关,沉积环境主要为古大陆边缘盆地,D—C界线处曾经受到热液影响,估计与短暂的盆地扩展拉伸作用有关。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作者在妙峰山樱桃沟采集了后城组流纹质弱熔结凝灰岩样品进行研究。该样品为斑状结构,晶屑主要为长石,具有溶蚀麻点结构,其中长石占总体的15%,基质为长石(60%)和石英(40%),岩石的后期蚀变作用不明显。通过研究发现,北京妙峰山樱桃沟后城组流纹质弱熔结凝灰岩样品的钾长石单矿物和斜长石单矿物49Ar-39Ar阶段升温坪年龄结果为125.7±2.8Ma和126.6±0.76Ma,结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