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根据撞击流理论,建立了U-Bean迷宫分离器受限撞击流的理论模型.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撞击流理论很好地描述了U-Bean内外的流场.U-Bean底部存在一个对气固分离十分有利的区域,这个区域中压力变化非常小,制约U-Bean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有两条:一是压力的积累对来流携带的颗粒具有推拆作用;二是不规则涡旋造成颗粒运动方向的随机变化,有些已经分离下来的颗粒又被涡旋流动带走.实验结果显示
【机 构】
:
北京科技大学热能系(北京) 东北电力学院动力系(吉林省吉林)
【出 处】
:
中国颗粒学会2002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撞击流理论,建立了U-Bean迷宫分离器受限撞击流的理论模型.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撞击流理论很好地描述了U-Bean内外的流场.U-Bean底部存在一个对气固分离十分有利的区域,这个区域中压力变化非常小,制约U-Bean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有两条:一是压力的积累对来流携带的颗粒具有推拆作用;二是不规则涡旋造成颗粒运动方向的随机变化,有些已经分离下来的颗粒又被涡旋流动带走.实验结果显示,U-Bean对封顶和封底的结构十分敏感,实验条件下封顶处有明显的气体环流,而封底处则存在小涡旋.
其他文献
光、声散射法颗粒尺寸测量中的反问题又称反演算法,即对多分散颗粒两相介质,通过测得的多个波长或频率下的信号,由第一类Fredholm积分方程反演计算得到颗粒尺寸分布.本文针对应用较多的Philip-Twomey-NNLS反演算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求解最优参数γ的算法.研究结果对涉及到第一类Fredholm积分方程的颗粒测量方法均有参考价值.
介绍了2002年春季北京沙尘暴天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TSP)质量浓度和数浓度的观测结果,发现2002年3月20日沙尘暴期间总悬浮颗粒物质量浓度高达12.06mg/m,是1996年国家环保局颁布的TSP三级污染标准的24倍.发生在4月8日的沙尘天气颗粒物总质量浓度高达3.31mg/m.从颗粒物粒子谱分布特征来看,3月20日沙尘暴期间细粒子(d2μm)的浓度是沙尘暴发生前的63.8倍.本文观测资料对卫
粒度和比表面积是粉体的重要物理特性参数,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换算公式.粉体粒度常用光透沉降法进行测试,BET比表面积则通过氮吸附法测定.通过对一些粉体分别进行粒度和比表面积的比较实验及形貌观察,可得出一些粉体的粒度对应的比表面积范围,说明粒度和BET比表面积之间通常并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对炭黑颗粒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琥珀磺酸钠-醇类溶液中的稳定性问题作了研究,结果发现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琥珀酸磺酸钠浓度在某个区间内,炭黑颗粒的稳定性可以得到改善,这是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与醇类分子存在竞争吸附.表面活性分子的亲油端吸附在炭黑颗粒表面,醇类分子穿插在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降低了炭黑颗粒与醇类之间的界面张力,又产生扩散双电层,对炭黑颗粒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
采用热线风速仪测速、FFT变换处理数据的方法研究了直切式旋风分离器入口和排气管尺寸等结构参数对旋进涡核(PVC)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旋进涡核主要存在于排尘口上下附近区域内,入口面积减小时,存在范围更加细长;当排气管直径减小时,范围整体减小.入口面积增大和排气管直径减小使旋进涡核的摆动频率和幅值增大.性能实验表明旋进涡核对效率和压降的影响是存在的,但总体的分离性能受流体的主要流动结构所控制.
采用最新评估的东亚地区1°×1°污染源资料,利用最新建立的区域三维化学输送模式,对2001 年3月东亚地区硫酸盐气溶胶分布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模式模拟的硫酸盐气溶胶浓度与TRACE-P项目观测期间的飞机和地面观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模拟值与观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模式很好地反映了气溶胶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的人类活动不仅使污染地区硫酸盐气溶胶含量显著增加,而且使近海无源区
根据10年TOMS卫星反演得到的气溶胶指数资料,并结合NOAA卫星观测的植被指数资料,分析了中国地区沙尘气溶胶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地区35°以北大部分地区春季沙尘浓度出现高值,沙尘源区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部沙漠戈壁地区,沙尘影响区包括黄河下游地区.春季沙尘日数最高,影响范围最广,夏季河套及以东地区沙尘日数明显减少,而以西地区沙尘活动仍然频繁,少数地区沙尘日数多于春季;秋季沙尘影响范围最小;
探讨了利用斯托克斯公式和加权平均法计算气溶胶沉降速度的方法和在烟雾箱中测定乱流沉降速度的搅拌沉降模型,并通过几个实例对其应用作了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一种双蜗入口旋风分离器内的紊流流动和颗粒运动.计算中对紊流的计算采用了Reynolds应力模型,对颗粒的计算采用了Lagrange坐标系下的颗粒随机轨道模型.将计算得出的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与实测的分离效率进行了对比,结果吻合尚好.说明适当选用紊流模型、颗粒模型和边界条件后,数值模拟方法可以预测旋风分离器内复杂流场中的颗粒的分离效率.
通过对影响环境污染的因素之一—道路交通颗粒物的机动车、道路及输运物料三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机动车工作过程的详细分析,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道路交通中颗粒物的产生机理及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为综合治理道路交通的颗粒物排放、保护环境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