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近况

来源 :2012‘四川省针灸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huan009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叉神经是感觉运动混合神经,三叉神经的第1支为眼支,第2支为上颌支,第3支为下颌支。三叉神经痛是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发作性短暂的剧烈疼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2类。原发性的原因尚不清楚,继发性多因脑内肿瘤、神经动脉瘤、蛛网膜炎所致。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方法多种多样,且不良反应较少,针灸疗法更是疗效肯定、方法多样、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易为患者所接受;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辨证分型指导治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古典针刺方法的使用不仅强调取穴准确和气至病所,且常取多种刺法联合使用,局部埋线和穴位注射也在异军突起运用于治疗,结合临床疗效来看,综合针刺法的疗效往高于单一针刺法的疗效。
其他文献
本文简述了经腔道超声造影方法,分析了经腔道超声造影在胆道疾病、输卵管疾病中临床应用,并探讨了经腔道CEUS探查瘘道的应用价值。经腔道超声造影可增加腔道与周围软组织的对比差异,有利于显示胆道、输卵管、引流管等结构,克服普通超声的不足,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经腔道超声造影安全、简便、无辐射,可作为X线造影的重要补充,能扩大超声技术的应用范围。
本文结合2011年1月—2013年5月间接受超声引导下头颈部、锁骨上窝、腋窝及腹股沟区淋巴结穿刺活检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了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关键技术及超声对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以提高穿刺活检的成功率.
从生物学上讲,衰老是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发的必然过程,它是复杂的自然现象,表现为结构的退行性变和机能的衰退,适应性和抵抗力减退。对于抗衰老的研究早在《黄帝内经》就有了详细论述。中医学中独特的针灸疗法经过几千年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有效、方便、无毒副作用的疗法,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功能,可有效抑制衰老病理过程。针灸在抗衰老的研究上取得了较令人满意的成果,但实验对象多以动物为主,并且实验与
构音障碍是由于发音器官、肌力减弱或协调不良及肌张力的改变所致。多发性脑梗塞、混合性脑卒中及反复脑出血累及双侧大脑半球的患者,往往遗留构音障碍。近年来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构音障碍的方法,主要是采用针刺与言语治疗相结合。舌针与头针的结合,能改善脑、舌血供及神经对舌肌的调节达到治疗作用。现代医学认为脑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有研究表明,早起对勾引器官进行正确的强制性综合训练,尤其是坚持不懈的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后构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目前治疗失眠的临床手段较多,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副作用亦较明显,然而耳穴作为一种简易、有效的治疗手段不仅能持续刺激穴位,又安全无痛、无副作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肥胖是指人体热量摄人超过消耗时,多余的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脂肪堆积致体质量超过标准体质量20%或体质量指数(BMI)超过25kg/m2。埋线减肥是针灸减肥的延伸和发展,是改良式外灸。它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症状,不同的肥胖机制,进行合理有效的辨证选穴,用埋线器具将蛋白质磁化线(以线代针)植人相应的穴位,通过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达到“健脾益气、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气血”的作用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其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明确,现代研究指出,可能与免疫相关。
踝关节损伤是最常见的一种运动性损伤,其发生率占运动性损伤的10%-30%,在踝关节损伤的急性期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而遗留外踝关节反复扭伤,甚至在走平路时也可能扭伤,还伴有外踝关节肿胀、疼痛,这些症状是由外踝韧带及关节囊撕裂后松弛所致,国外学者称之为慢性外踝关节不稳定或外踝关节不稳综合症。因此,一方面在对其进行积极的中医治疗的同时,有效的锻炼显得就更为重要。秉承“武医结合”的理念,护士在指导病人
中风偏瘫上肢手指拘挛表现为手指屈曲、强握、不能伸展、被动活动困难,甚至出现手掌糜烂。采取针刺后溪穴的治疗方法,多能立即缓解手指拘挛,手掌即能伸展,被动活动阻力基本消除。介绍了取后溪穴针灸临床治疗2例中风所导致的手指痉挛患者。
痛证是针灸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数据表明痛证占针灸科门诊、病房就诊病例数的66. 15%,但目前痛证的治疗仍是医学的一大难题。由上可知,太冲穴古代、现代都用于痛证治疗,且不论单穴或配伍使用均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