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温窦颗粒内服配合温阳通脉贴穴位敷贴治疗阳虚血瘀型缓慢心律失常55例

来源 :201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外治治疗阳虚血瘀型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110例阳虚血瘀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通络温窦颗粒内服(每次一包,每日两次),温阳通脉贴贴敷,穴选内关、膻中、膈俞.敷贴每日1次,每次保留30分钟.对照组给茶碱缓释片0.1g.bid.po.两周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在治疗前后观察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值及中医证候学变化.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6.4%,总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3%和83.7%(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平均心率及最慢心率均有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平均心率的增加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通络温窦颗粒内服配合温阳通脉贴穴位敷贴治疗阳虚血瘀型缓慢心律失常能有效提高患者心率,并能改善不适症状.
其他文献
从"肾主生殖""肝主疏泄"的理论源流、内涵以及在人类生殖上的重要意义等方面探析肝肾与生殖的关系.女子以血为本,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两脉与女子生殖功能息息相关,肝主疏泄则可协调冲任两脉的正常活动,男子之精闭藏于肾,疏泄于肝,肝肾协调则藏泄有度,肾主作强、肝主疏泄功能正常,精气溢泻调和,男女性器正常兴奋,机体通过两性交合而泄精排卵,精卵结合,才能完成生殖繁衍的重要阶段。肾藏精,为气血之源,化生气血
本文探讨了彭少芳教授运用疏肝解郁法为主治疗不孕症,彭少芳老师认为:"肝藏血、主疏泄…通过冲、任、督脉与胞宫相通","女子以肝为先天,调经肝为先",由于工作及家庭压力过大,引起心情不舒畅,患者多无器质性病变,病机则为肝气郁结,以致冲任不能相资,不能摄精成孕.促孕方3号是临床科研经验方,具有疏肝解郁、补肾健脾的作用,疏肝解郁法具有疏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消除气滞、气郁的药物治疗肝气郁结的一种方法,具有
整体思维在中国传统思维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天人合一”是这种整体思维的根本特点,“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等的和谐统一关系,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中医学又丰富了传统哲学的整体思维,将其具体化、实用化。在生殖医学的治疗中,整体思维在生殖医学的诊疗中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医学运用整体思维的方法建立了藏象、经络等生理学模式,阴阳失调、邪正盛衰等病理学模式,六经辨证、八纲辨证等诊断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是男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因其相关的阴囊疼痛不适、不育与睾丸萎缩等,尤其是对生育的影响,为规范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组织部分临床专家,依据最新的循证医学资料以及各自的临床诊治经验,精索静脉曲张通过体格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基本上可以确诊,但由于其与阴囊不适、疼痛、生育、雄激素之间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应注意鉴别是否有精索静脉曲张合
中医“治未病”理论始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将“治未病”作为医学理论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倡导惜生命,重养生,防患于未然。“治未病”的思想原则,道法自然,平衡阴阳,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饮食调理,以资气血,增强正气,规避邪气,早期诊治,既病防变,病愈防返,“治未病”理论在男性不育症中具有指导意义,未病先防,养精蓄锐,首先安神,强调摄生,其次养精,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针对不同体质
目的:探讨针罐疗法在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针刺、拔罐配合手法复位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治疗.结果:观察组1次治愈率为93.4%,对照组为73.3%.经x2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针罐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具有疗效显著,见效快,能节省人力的优点,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10日至2012年10月20日在我院就诊的脑瘫患儿100例,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脑瘫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3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的得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FM-88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
目的:举略《本草纲目》有关风疮瘾疹的药物外治法以助益读者了解并参考应用.方法:通过《本草纲目》及相关文献整理研究.结果:《本草纲目》中有关风疮瘾疹的药物外治处方丰富.用法有药物煎水洗涂、制膏外涂、鲜药捣烂外敷、油剂调涂、炙药热烙、麻油调掺、和酒外涂、或研末调涂等.结论:《本草纲目》中有关风疮瘾疹的药物外治法反映了明及明前药物外治风疮瘾疹的概貌,对今天的临床仍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宋、辽、金、元时期是腰痛临证医学迅速成长的历史时期,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辩证论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宋元时期迅速发展的内外用药疗法,在腰痛治疗上占据一席之地,对后世影响较大.宋元时期外治腰痛的一个特点,就是广泛运用膏摩治疗,并创造了不少摩膏。药熨疗法是常用的外治法之一,早在原始社会就有用火烧石块用于熨治关节和肌肤疼痛的记载。洗浴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
本文从病症特点、病因病机、中西医外治、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等几个方面,对臁疮诊治与护理进展进行了综述.强调在臁疮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各自病例特点,采取适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疗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复发.此外,臁疮病人做好充分的护理评估、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正确的局部伤口处理方法、相应的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