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经典”的难度--以《中国新诗总系》(1950-1970年代卷)为例

来源 :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shiyij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谢冕先生担任总主编的《中国新诗总系》(十卷本)的完成,昭示了20世纪中国新诗经典版图的拓展和更新,而各卷主编在试图构建20世纪中国新诗经典“新”的风景线的过程中,呈现了通过整合三十年来新诗研究成功所达到的高度,同时也敞开了在整合中重构新诗“经典”地形图的“困难”。指出,20世纪中国新诗“经典”的认定、重构并非是一件严格的文学性事务,而是一场远为广泛的文化辩论的一种体现。
其他文献
  新中国文学有一个意识形态不断淡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世俗化不断强化的过程,也是文学主人公由英雄、神灵逐渐还原为人的过程。文章对在这个过程中,阶级意识、英雄意识、政治意
  中国当代文学近70年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延安文学体制从确立到逐步被解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942年到70年代后期,这是延安文学体制主流化时期;70年代后
  《亦报》秉承上海小报传统,忠于事实,长于细碎琐屑、街巷里弄的日常生活报道,为后世读者复现上海解放初期的历史场景。活跃在《亦报》里的智力劳动者在政治生活与日常生活胶
“落新妇”一词,听起来不免有些凄婉、哀怨,然而植物中的落新妇却色彩缤纷,姿态潇洒,全无惨兮兮的感觉。落新妇(Astible spp)为虎耳草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同属植物约25种
  中国当代文学问题隐含的是革命功利主义文艺观与启蒙主义或审美主义文艺观的冲突,革命领导集团与人文知识群体的冲突。文章对当代文学问题之间严密的逻辑递进关系进行了简
  刘震云是大众传媒时代纯文学的最为成功的坚守者和探索者,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的审美主动性,充分利用传媒和网络资源,把纯文学的地盘推向广大。然而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它
  王鼎钧成功地尝试了以纯散文写历史。在艺术上,从《情人眼》的以诗为文的象征意蕴,《碎琉璃》的小说与戏剧手法的融入,《左心房漩涡》的抒情史诗风格等等,他在散文创作上的开
第一完成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邮编:1000261筛选出树冠紧凑、易形成花芽、花粉量多、果实发育期短、休眠时数少、品质优的各类适于设施栽培的
  中国新诗对诗歌语言的声音艺术越来越漠视,越来越多的新诗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无声的世界”。华语流行音乐成为中国新诗极富意味的一个参照系。许多年来,歌词一直支持新诗
本试验采用青鲜素为化学杀雄剂,以0.02%和0.05%两种浓度,在抽苔初期、开花期和盛花期各喷药一次,观测调查其杀雄对雌蕊损伤及结实率。试验结果表明:0.05%的青鲜素的化学杀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