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CC和中β尺度强对流云团相互作用致洪暴雨初步研究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卫星云图、NCEP 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和高空风等多种天气学资料,对2007 年7 月29 日08: 00~30 日08:00 发生在山西南部的致洪暴雨过程、2009 年6 月8 日08:00~9 日08:00 发生贵州、广西和湖南境内的致洪暴雨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上述两次暴雨过程是由MCC、β中尺度强对流云团、以及MCC 和β中尺度强对流云团相互作用造成的,特别是MCC 和β中尺度强对流云团相互作用产生了范围小、强度大、灾害重的暴雨;(2)对流层高层200 hPa 强辐散的发展,对流层低层850 hPa 低空急流的生成和稳定、以及低空急流前方横切变的稳定或东移发展、配合对流层中层500 hPa 辐合的发展,形成有利于MCC 稳定(或东移发展)、β中尺度强对流云团发展、以及两者合并的环流背景;(3)低空急流为 MCC 和β中尺度强对流云团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和能量输送;(4)地面风场切变线、地面能量比低值舌的活动,是MCC 和β中尺度强对流云团生成发展的触发机制之一:地面能量比高值区的生成、配合地面能量比低值舌以及地面切变线的活动、地面能量比大梯度区的生成,对MCC 的演变以及β中尺度强对流云团的生成发展有指示意义;(5)CAPE 高值区的生成及变化、配合对流层低层低能舌的生成及锋生、以及Z-螺旋度的变化,对β中尺度强对流发展、以及MCC 的演变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6)MCC 发生区对流层高层强辐散的发展、MCC 发生区强上升运动的形成,为MCC 的生成发展和维持、以及β中尺度强对流云团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机制;(7)两次暴雨具有完全不同的涡度场三维空间结构,在这类暴雨的预报服务工作当中应予以重视;(8)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基础上,提出MCC、β中尺度强对流云团生成和发展的概念模型。
其他文献
  利用NCEP 再分析资料,驱动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气流轨迹模式(HYSPLITv4. 9),模拟追踪南海区域850 hPa 4—6 月逐日的气流后向轨迹,根据模拟出的南海监测区低层气流来源,定义1948
会议
  利用探空资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05 年5 月31 日发生在川西高原南部凉山地区的一次较强冰雹天气过程分析表明:高海拔低纬度高原地区的冰雹天气过程发生在较强垂直风
会议
  利用2005 年西藏地区逐日降水资料以及2005 年10 月的NCEP/NCAR 位势高度场再分析资料,通过波包传播诊断方法(WPD),对2005 年10 月19~23 日西藏中东部及南部边缘地区一次大范
会议
中国梅的珍贵,远胜牡丹.诗国,是梅气质的.作家阿来说,春节前后,成都有一景观,街上会瞬间冒出很多花农卖蜡梅.不由想起清代普荷的梅花诗:“无事不寻梅,得梅归去来.雪深春尚浅,
期刊
  暴雨是汉江流域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每年因暴雨灾害损失惨重,分析研究汉江流域暴雨灾害发生规律成因机理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汉江流域49次致灾暴雨过程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诱发
会议
  强对流天气是北京地区夏季(6-8 月)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许多年来,气象工作者为提高北京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水平做了大量的工作。因传统预测方法利用的资料都经过修正
会议
作为决定战争状况的重要因素,财政动员能力是战时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保障战争消耗的需要、资源配置中的“平”“战”结合,以及迅速转化机制,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财政动员能
  本文利用常规大气探测资料,结合卫星、风廓线和区域自动站等资料,以及运用上海南汇多普勒天气雷达实时监测的回波资料,对2010 年8 月25 日发生的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
会议
  利用1951~2007 年山西省109 个气象观测站的冰雹观测资料,分析了冰雹日数的地域分布特征及其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山西冰雹年际变化明显,年平均降雹日数呈总体下降趋势,尤
会议
  云物理过程是中尺度数值模式中最重要的非绝热加热物理过程之一,成云降雨过程发生以后通过感热、潜热和动量输送等反馈作用影响大尺度环流,并在决定大气温度、湿度场的垂直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