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血清蛋白膜的流变特性研究

来源 :2006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aowang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血清蛋白(BSA)的稀溶液在空气-水界面处会有蛋白质分子吸附,形成的液体薄膜具有典型的粘弹性,薄膜中的蛋白质分子降低了界面的自由能,并且使薄膜具有一定的强度.本文用Burgers模型研究了薄膜的本构关系,分析其蠕变和松弛特性,并提出了蠕变特性改善的方法,分析增加溶液粘性后蠕变特性的改善.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强彻体力场(10G)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水管理和电流密度的影响.通过与微彻体力场(1G)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当彻体力方向与流道平行时,强彻体力场将促进或阻碍电池内废气的排除.当彻体力方向与流道垂直时,强彻体力场将影响电池内气体燃料的扩散传质,从而改变电流密度的大小,加大阴极水管理的难度.模拟结果显示,在只考虑气体组分的情况下,强彻体力场对电池内气体扩散的影响不明显.
本文针对液滴型微PCR芯片压力稳定和迅速降压的需要,在微泵中引入了热电制冷片,并得到其应该置于导热系数较小的玻璃侧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热电制冷片温度为10℃,0.1s加热功率为0.5W,0.9s加热功率为0.05W,可以实现迅速增压,保持稳定压力,较快降压的要求.
本文介绍了一台新型热管式电器散热器性能测试过程,用空调系统模拟环境温度,用电加热装置加热空气并调节热管蒸发段(散热器热侧)空气进口温度.当环境温度不变时,随散热器热侧空气进口温度升高,热管散热器传输功率增大;随环境温度升高,散热器热侧空气进出口温度、进出口温差、及散热器传输功率都随电加热器功率增大而增大.
本文针对自激振荡流热管内工质的热传输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热管内在相同的压力、相同的热管倾角、不同的充液率条件下,对工质分别为蒸馏水、Cu-水纳米流体以及Cu-水纳米流体中Cu纳米颗粒沉积后溶液的热传输特性进行了对比实验分析,以此来研究自激振荡流热管内汽、液以及细米颗粒多相流动存在时对热管热传输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当自激振荡流热管内存在汽、液以及纳米颗粒多相流动时,对传热特性会产生很大影响,在一定
本文对等效参数法在舰载相控阵雷达温度场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电子元器件温度场的计算不仅是保证器件各组件的温度环境的一致性和正常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而且是计算红外目标特性的重要步骤。文章提出的等效参数法可大大减少计算舰载相控阵雷达温度场的计算量,计算出的温度场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本文提出了节水环保型冷却塔,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塔内换热、气动力性能等进行了模拟计算,对塔内空气换热器和填料层间的冷负荷以及风机等进行了耦合匹配,计算分析了新型塔的节水和环保效果.
浊环水的棒材穿水冷却设备在实践应用中表现出强大的冷却能力.本文通过实验室条件下净水与浊水传热能力对比试验,分析了浊水冷却优势的机理,讨论了浊水中悬浮颗粒粒度、浓度和密度性质对沸腾换热能力的影响.
本文应用集总参数方法,提出了四种扰动变化下热管式换热器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对偏微分方程执行拉普拉斯变换获得四种扰动变化下热管式换热器动态特性的解析解表达式及传递函数,并通过拉普拉斯逆变换求得了热管式换热器功态特件的分析解,并对算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冷流体的流量或进口温度变化时,冷端表现为前滞性,而热端表现为后滞性;反之热端表现为前滞性,冷端表现为后滞性.
本文对氟利昂R22在水平单管外的凝结换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管为光管和五根强化管.目的是获得R22凝结换热时的最佳肋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光管管外Nusselt理论值与实验数据偏差在±10﹪以内.对于R22在低肋管外的凝结换热,在肋密度为1720翅/米时可以获得最佳的换热性能.对于强化管C21-C25,当饱和温度为40℃时,在相同热流密度条件下的平均强化倍率分别为10.36,11.46,9.19
压力升高是影响低温液体无损贮运的关键因素,准确预测容器内的压力升高对容器的使用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在充分考虑贮运过程中低温流体物性参数变化的基础上编制了计算低温液体无损贮运规律的程序,同时对一小型低温容器以液氮为工质进行了无损贮运实验,得出了无损贮运时压力升高的规律.结果表明初始充满率在0.2~0.5之间时,实验曲线和计算曲线能够较好地吻合;在其它初始充满率下则有较大误差.为小型低温容器的无损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