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事件多发背景下提升县(区)避灾安置场所服务灾民能力的改革举措研究

来源 :第二届浙江减灾之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l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突发自然灾害天气的增多,县(区)地方政府因地置宜相继建立了避灾安置场所,然而,县(区)避灾安置场所服务受灾民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已受到公众的关注,显然,在自然灾害事件多发背景下县(区)避灾安置场所服务灾民能力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今后,提升县(区)避灾安置场所服务受灾民众能力越来越成为民生保障、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因此,建设好县(区)避灾安置场所服务灾民的作用也就更加突出.本文分析了县(区)避灾安置场所存在的缺少经费支持、避灾安置场所设施陈旧、管理不善等现状和问题,并围绕县(区)避灾安置场所服务受灾民众的工作特点,从观念创新、服务意识创新、管理制度重构、管理模式改革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强化县(区)避灾安置场所创新服务能力的改革举措.
其他文献
云桌面是放在云端的桌面环境,应移动信息化建设趋势而产生.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使用多种终端设备,安全、高效地接入到自己的桌面环境.传统PC的众多弊端是由"终端分散化"所引起的.为了降低综合维护成本,提升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云端集中化"模式应运而生.桌面云方案通过云桌面技术将办公桌面集中部署在服务器上,使得不同设备可以随意访问,并且实现桌面维护简单化、业务数据集中化.
针对气象业务产品监控手段不足,监控方式碎片化的现状,设计了一套气象信息与设备监控系统.该系统包含网络监控、探测监控、平台监控和报文监控四个模块,实现了宁波市数十种气象业务产品的集中监控.系统同时提供一套监控报警客户端软件,提供颜色、声音、短信和电话四种报警形式,用户可以设置各类产品的报警优先级,以达到不同级别报警使用不同报警方式提醒的效果.通过实际的试运行反馈,证明系统在提升了业务质量,减轻了监控
天气、气候与旅游活动关系密切,气象服务是旅游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衡量公共气象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就千岛湖主要气象灾害、防御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对如何改善旅游气象服务,提高千岛湖旅游品牌效应,提出对策和建议.
余姚地区是宁波市地质灾害多发地,通过对发生在余姚地区的地质灾害历史和"菲特"台风影响期间气象条件的分析,统计出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前期降水之间的关系,确定地质灾害致灾雨量阈值,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预防和减少灾害的损失作出预报预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本文以一个发生过严重雷灾事故的屋顶通信铁塔为例,分别利用国际电信联盟ITU-K56《无线通讯基站的雷电防护》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防雷手册》中的公式计算出建筑物安装了通信铁塔后的年预计雷击次数,并将之与未安装通信铁塔时的年预计雷击次数进行对比,两者的计算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基于雷击条件相似原则,参照移动公司通信铁塔每年遭受雷击次数的实际统计数据,本文对这两个计算公式的合理性问题进行了探
以提升珊溪水库无人值守台站防护雷击水平的角度出发,通过现场勘查找出目前台站存在的雷击隐患,根据实际情况从线路布设、设备信号防雷、等电位和防雷地网铺设等方面考虑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针对性防护设计,并对后续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场地覆盖层厚度、土体动力学参数等对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放大效应,探讨了土层地震反应结果的参数敏感性.结果表明,基岩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受覆盖层厚度和土层结构、输入地震动强度和土体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显著;输入地震动强度与土层结构性、土体动力学参数显示有强关联效应,土层结构性在小地震动输入的情况下影响显著;对不同的地震动输入宜采用相应水平的土动力学参数试验结果计算.
本文总结了浙江省强震台站的建设特点,主要包括水库监测,台站摆墩的防潮防高温以及台站防雷等方面,并通过分析2014年发生在珊溪水库附近区域的震级最大的两次地震的地震动波形数据来论证目前强震台站建设的合理性.
本文首先基于平湖市原始钻孔资料构建了淤泥质粉质粘土和粉质粘土两类土的剪切波速随埋深变化的波速模型,其次用这两种波速模型分别构建了1个不含淤泥质土层和11个具有相同厚度不同分布深度的淤泥质土层场地模型,最终利用一维土层反应分析方法得到了各场地模型下的场地地表加速度峰值,研究分析发现淤泥质土层分布深度对上地表加速度峰值产生了较大影响:分布于近地表的淤泥质土层对场地具有放大效应,而分布于中间深度的则具有
消防救援一直是应急救援的主力军,承担着除火灾扑救工作外的其他灾害或者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本文作者为一线消防官兵,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本文从温州市龙湾区应急救援基本情况出发,分析总结了现阶段存在的指挥体系不全、装备力量不足、参与单位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完善体制、优化队伍、创新训练机制和发展多形式力量的四点思考建议,为如何提升现阶段综合应急救援水平提出了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