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滴丁酯抗性细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的分离和鉴定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农药学科教学科研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生产2,4-滴丁酯的农药厂排污口采集污泥样品,驯化分离得到16株能够以2,4-滴丁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菌,其中1个菌株T1对2,4-滴丁酯的抗性最强,达到5000mg/L.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T1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豇豆荚螟在北京地区红小豆上的危害特性,并筛选防治该虫的有效药剂,为进一步田间防治豇豆荚螟提供依据.通过田问普查和定点调查和灯光诱集,了解豇豆荚螟在红小豆上的发生特性.调查结果表明,豇豆荚螟幼虫共5龄.1~2龄幼虫喜食细嫩的花蕊.被害花中有幼虫2~3头,多的可达5~6头,造成落花、落蕾.幼虫有转荚为害习性.钻入豆荚时取食豆角种子.成虫对黑光灯和高压汞灯趋性不强.北京地区豆荚螟的的发生危害主
为进一步探讨假蒟的杀虫活性成分,以螺旋粉虱(Tetranychus viennensis)为供试对象,采用生物活性示踪法从假蒟(Thymus mongolicus)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出1种活性成分,其化学结构经分析鉴定为胡椒碱.采用叶片浸渍法测试胡椒碱对螺旋粉虱成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胡椒碱时螺旋粉虱成虫具有很好的杀虫活性,其毒力回归方程为y=2.9711+1.3933x,LC50值为28.5
从辣椒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4株具有抑菌作用的拮抗细菌,选取其中一株菌株15-1-1进行研究\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采用灌根、浸种及移栽期采用灌根的施用方式,菌株15-1-1对辣椒根腐病的防效分别为61.54%、68.28%、70.86%;与15%恶霉灵AS防效相当;菌株15-1-1对大豆疫病菌(Phytophthora sojae)、大豆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nor
为了评价辛硫磷在烟叶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环境安全性,在室内模拟和田间进行了辛硫磷在烟叶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UV)研究辛硫磷在植烟土壤及烟叶中的降解动态,并对影响辛硫磷在土壤中降解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辛硫磷降解速率随土壤温度(5-25℃)和含水量(20-60%)增加而加快;其在贵州不同地区五种植烟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1885、0.0542、0.0
烟嘧磺隆是用于玉米苗后的选择性除草剂,因其可有效地防除多数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用量低、对玉米安全等优点,已成为目前玉米田除草不可替代的药剂.但是,在近几年的生产中,出现了部分春玉米品种对烟嘧磺隆的大面积药害现象,造成了很大产量损失.玉米是我国的主要作物之一,其品种资源丰富,种类很多,具有除草剂高度敏感性品种的可能性甚大.因此,研究不同春玉米品种对该除草剂的敏感性差异,对工农业生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紫穗槐是豆科紫穗槐属多年生落叶丛生小灌木,原产于美洲大陆,后传入中国,现已分布于全国各地.研究发现它的叶及果实中均含对昆虫有毒杀和拒食作用的化学成分.为满足进一步的田间应用等研究,本文通过溶剂、助溶剂、乳化剂及其组合的系统研究,筛选适合于配制紫穗槐微乳剂的溶剂系统、助溶剂乳化剂组合,在质量检测的基础上确定了8%紫穗槐粗提物微乳剂的配方.制剂配方组成为紫穗槐提取物8%,农乳500 8%,乳化剂A 1
以二乙烯三胺和溴代正辛烷、溴代十二烷为原料,合成了二个单烷基取代的二乙烯三胺衍生物,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初步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两个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苹果腐烂病菌及苹果轮纹病菌均表现出极好的生物活性,其中活性最好的N-十二烷基二乙烯三胺对三种病菌的EC50分别为:0.9844μg/ml、36.1528μg/ml和26.2224μg/ml.
本文系统研究了菌株W2产生的异噁草酮降解酶在不同温室条件下的降解效果.旨在为降解酶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异噁草酮的残留危害问题奠定应用基础,提供技术支持.应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温度,土壤湿度,原酶液添加量和异噁草酮初始添加浓度对酶液降解异噁草酮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温度为30℃,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原酶液添加量为2mL.kg-1的条件下,30d降解酶对异噁草酮的降解率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文殊兰粗提物和精油对5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文殊兰精油比粗体物的抑菌效果好,且抑菌率明显高于对照药剂;精油的毒力测定表明,精油对供试菌株的EC50均小于1.0mg/mL,其中对水稻纹枯病菌最敏感,EC50为0.11mg/mL.对精油的GC-MS分析,鉴定出27种化学物质,其中主要成分为(Z,Z)-9,12-十八碳二烯酸(16.89%),n-棕榈酸(15.77%).
为探索以E-β-法尼烯和噻虫嗪为先导设计合成的化合物CAU1204(3-(3,7-二甲基-2,6-辛二烯基)-4-硝基亚胺基—5-异丙基-1,3,5-噁二嗪)的生物活性,从作用方式上对其展开活性深入筛选研究.结果表明,CAU1204对蚜虫显示了较好的内吸活性与驱避活性,但其触杀活性及快速击倒活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