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生物学特性及渔场时空变动的研究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水产青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t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09年7-12月我国大型拖网渔船在东南太平洋探捕调查的数据,对智利竹筴鱼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智利竹筴鱼的叉长范围为280-550mm,优势叉长组为355-375mm,占50.96%;其体重范围为240~1640g,优势体重为450-530g,占47.82%,平均体重为609.6g;调查海域渔获个体随经度增加呈减小趋势;雌雄比例为0.96∶1,7-8月份竹筴鱼的性成熟度以Ⅱ期为主;摄食等级1-3级为主,占74.02%.在纬度上智利竹筴鱼鱼群呈向低纬度移动趋势,在经度上呈先向西移动后向东移动的趋势.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渔业在国民经济和解决人力资源方面占重要地位。随着资源的匮乏和人口增长,粮食安全、生计成为各国,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大的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种
1990~1992年间,我们对福建莱姆病疫区的蜱、虻类进行调查,查出蜱类15种,其中硬蜱2种、血蜱8种、革蜱2种、牛蜱、花蜱和扇头蜱各1种以及虻类3种,从蜱类分离出伯氏疏螺旋体2株,
  南极磷虾是一种生活在南极洲水域的磷虾.它们是南极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每年可捕获的资源量约1.5×108 t,相当于世界渔获量的总和,是当今可利用的最大的渔业潜在资源[1].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加,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海洋管理模式注重短期和局部的经济利益,雨忽
会议
【摘 要】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在工艺的大力发展之下逐渐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并且随着施工机械及设备的不断优化,该项技术也正在不断的向着更为先进、更为卓越的目标发展着。然而,这并不代表着地下连续墙工艺就是完美无缺的,它既存在优点,也不乏缺点,通过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的探析,对该项施工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便可在施工中降低缺点带来的风险,使其优点能够为工程项目带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施工
  本文针对国际海洋法的发展特点,以海洋法的编纂作为主线,将其分成三个阶段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各个阶段人们对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和管理的认识及实践情况,试图从海洋法的
会议
经中央批准,7月29日至8月4日,将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邀请全国部分农业科学家、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代表到北戴河休假。中组部为宁夏分配一个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名
  本文依据2009-2010年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项目调查期间在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水域收集的南极大磷虾样本,应用Bhattacharya法分析了该水域南极大磷虾的
会议
  作为围网网具的主要性能,沉降性能直接关系到围网作业捕捞效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围网沉降性能的影响,对改进围网沉降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2009年10月24-26
  基于2007年5、9月,2008年7月,2009年3、5、7、10、12月渔业资源拖网调查数据,应用克里格插值法对绿华-三横海域的渔业资源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