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法在治疗呼吸病中的应用

来源 :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orist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吸系统疾病相当于中医学肺系的病变。“肺主气、司呼吸”,人体脏腑器官功能的强弱及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都与肺有关。因此,补气法是治疗各种呼吸病中虚症及日久不愈的顽症所必用的治法。应用补气法可使肺的功能逐渐恢复,使呼吸虚症重病达到迅速好转,乃至痊愈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维生素B6注射液配伍稳定性,并对《400种中西药注射液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中的论述差异进行实验验证。  方法:模拟临床用药,采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配伍后,实验观察24小时内不同浓度两药混合后配伍溶液的外观变化,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药成分的含量的变化.  结果:在室温(25℃)下,两药配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经过实验测定:主药含量明显降
目的:建立环吡酮胺阴道栓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  方法:采用常规法、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对样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通过比较加入已知阳性对照菌的回收率来确定适宜的检验方法。  结果:根据回收率实验得出,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细菌数及控制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数及控制菌白色念珠菌的检查。  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环吡酮胺阴道栓的微生物限度
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易反复发作,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气肿、肺心病等,对此类疾病的治疗重点近来已转向预防为主。百令胶囊是国家中药新药,为了进一步观察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由冬虫夏草菌种精制而成的百令胶囊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由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研究西苑医院共同完成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后恢复阶段和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临床观察,临
目的:探讨扶正祛邪方结合小剂量化疗治疗肺癌临床的疗效.  方法:选择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即扶正祛邪方加化疗组)和对照组(单纯化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Ep.方案VP16100mg、卡铂100mg分别加入5%GNS500ml静脉滴注(第一天~第五天)(上述间隔3~4周重复1次,2次为1疗程),治疗组患者除和对照组同样用化疗外,同时加服扶正祛邪方,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个月为1疗程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一治疗大法,至今仍然有效的指导着临床治疗实践。为了真正弘扬仲景学说,笔者以《内经》的理论依据为开端,对后世医家关于这一理论的丰富及发展进行了归纳分析,但仍感言未尽意,同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哮喘“夙根”难除,是否就是我们对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一真谛的认识还未能达到大彻大悟?今通过本文提出这一问题,以求教于同道。再者,本文也是我在“第十次中医内科肺系病学术交流会”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病原学、血糖及中医辨证分型特点。  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15.95%,病学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64.44%,主要为肺炎克雷白杆菌(24.44%),铜绿假单胞菌(15.56%),大肠杆菌11.11%.革兰氏阳性球菌11.1
纵观古今中医文献,虽然《内经》已提出“肺痹”病名,但在浩瀚的中医古籍中有关“肺痹”的论述却较少,解放后编写出版的中医内科教材及相关中医书刊也很少涉及本病,有关"肺痹"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都进行甚少,本文主要搜集古文献有关“肺痹”的论述,并探讨其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相关性,以为进一步对其研究打下基础。
中医普遍认为支气管哮喘是内有伏饮,复为外邪引动所致的一种疾病,化饮祛邪是治疗本病的两大方法,许多学者以《张氏医通》中验方为主按“冬病夏治”原则进行穴位敷贴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其中大多都缺乏机理方面的探讨[1,2,3],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认识到哮喘发病与伏饮、阳虚二者关系密切,治疗须以温阳化饮为大法,同时,我们认为单行“冬病夏治”一年只敷贴一次,其温阳化饮之力尚弱。为加强温阳力度,我们用自制
哮喘是由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所引起的变态反应疾病,主要表现是阵发性带哮鸣音的呼吸困难,屡发不愈。引起过敏的原因很多,如尘埃、花粉、动物蛋白等,其中以花粉过敏者居多。其中有一部分与呼吸道感染是相关的,发病多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症。中医认为本病是由“风”引起,因风有“善行数变”的特点,故可时发时止,且发作过后不留痕迹。结合人体的阴阳寒热,风邪致病亦有寒热之分。
本文主要研究了由中美合资昆明滇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感停滴鼻液,在治疗感冒之风寒、风热症初起时,表现的鼻寒、流涕、喷嚏等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