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急诊发展现状的思考

来源 :2015年急诊学术年会暨中医急危重症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a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医急诊发展的核心问题.方法:采用概述的方法对中医急诊发展研究概况进行整理,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角度对中医急诊学科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气虚感冒的中西医研究概况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依据.结论:应进一步加强中医急诊方药的理论研究,从而为中医急诊的研究发展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综述气虚感冒的中西医研究概况.方法:采用文献整理的方法,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角度对气虚感冒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气虚感冒的中西医研究概况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依据.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气虚感冒的理论研究,从而为研制现代中药治疗气虚感冒新剂型奠定基础.
目的: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活血通脉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防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疗效,并探讨血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等炎性因子对其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2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活血通脉汤,3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心绞痛症状评分、冠
急性心肌心包炎属于急性重症心肌炎,在临床上较少见。文中病患因胸痛入院,临床引起胸痛的原因有很多,如心源性、肺源性、神经肌肉疾病、消化道疾病以及精神性疾病等,这就需要在最短时间内,结合患者临床资料以及辅助检查给予及时可靠的诊断,只有正确的诊断才可能有有效的治疗。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中医与西医防治疾病各有优势和特点,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则是目前临床诊治的最佳选择。对于本病,西医在止痛、解除心脏压塞、
目的:观察中西医多途径非手术早期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回顾近6年院急诊科和普外科收治的非手术治疗的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前3年单纯西医保守治疗病例19,后3年为中西结合治疗病例23例(中医主要以内服、外敷和灌肠);对两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疏肝散瘀止痛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3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70例,对照组60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及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6小时,评估前后病情及症状;结果:治疗组痊愈38例,有效28例,无效4例;对照组痊愈20例,有效30例,无效10例,治疗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为47.3±7.6分钟,对照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为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在脓毒症休克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脓毒症休克患者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规范化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小时、72小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乳酸水平、左室射血分数、排尿量等指标的变化,比较二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28天内病死率.结果:当患者治疗后6小时、72小时,二组乳酸水平、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尿量比较均存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观察.方法:将7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根据数据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即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连续治疗3d,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临床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尿酮体消失时间均短于对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医院心内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胸痹患者80例,依据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2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上再加上中药益气活血汤,每日一剂,由本院制剂室制成200ml/袋的药液,每天2次,每次1袋,早晚饭前温服.2组均以28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给予低脂饮食,忌烟酒.适当运动.观
中医比较擅长的是对于急症和重症的治疗。急诊医学在中医诊疗系统中,占重要的地位。中医急诊医师在对急危重病人的处理,要注意灵活运用中、西两种方法,分清轻重缓急,顺逆险危,诊断上要先排除危及生命的各种疾病,治疗上要突出重点,综合抢救,注意己病防变,对疾病的传变、转归做到心中有数,积极处理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中医药救治疗急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特别是现代西方医学的统入和普及,中医药在急症治疗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弱化,由于缺乏比较系统的科学研究,致使一些实用、简便、有效的中医药抢救方法和措施逐渐被遗忘,致使是用现代研究方法研究证实有效的抢救方法,由于缺乏规范和普及推广,如未能真正在临床急症医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家所熟悉的同济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研制的"抗炎六号"注射剂,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