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田间嫩茎原生质体分离与纯化研究

来源 :中国园艺学会芦笋分会第一届会员大会暨第四届中国芦笋发展与战略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刚出土嫩笋原生质体分离和纯化的影响因子作了研究.发现影响原生质体分离和纯化的因素有:酶液组合和浓度、酶解时间、酶液渗透压、基因型、生长季节、摇床转速、纯化糖浓度、离心速度和时间等.并找出分离纯化的较佳方案,得到大量原生质体,产量达3.0×106个/g.
其他文献
当前云南栽培技术还较落后,销售产品类型单一,以鲜食为主,罐头等其他商品较少,商品市场发育不全.生产上茎枯病、根腐病等病害是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病害防治上仍以化学农药为主,少见更好的防治措施.云南省独特的地理条件适于芦笋周年生长,邻接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旅游品牌有利于芦笋市场的形成.为了充分利用这些优越条件,发展云南省的芦笋产业,提出了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无害标准化栽培水平,实施一镇(乡)一业,一
武汉市黄陂区的芦笋种植已有多年,但由于对气候的特点了解不深入,没有形成适合于黄陂气候特点的技术管理措施,不能充分发挥黄陂的气候特点,实现理想的产量和效益.从气候的角度讨论分析了芦笋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论证了发展芦笋种植的可行性,并提出了趋利避害的措施和具体的推产建议.
本文报道了土壤保水剂在芦笋生的应用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可有效增加芦笋茎数,提高芦笋茎粗,湿施处理生育指数比对照增加53.9%~77%,干施处理生育指数比对照增加5.8%~38.7%.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湿施保水剂的芦笋株高、株数、茎粗和生育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14.2%、12.5%、23.8%、59.0%,湿施保保水剂的大田芦笋产量比干施和对照分别提高0.6%和32.7%.
芦笋茎枯病成为中国芦笋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对芦笋茎枯病在中国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简单回顾,并报道一些可以有效控制芦笋茎枯病的方法.芦笋茎枯病在芦笋的整个生长季节都能发生,特别是在高温的雨季。因此,一项贯穿整个芦笋生长季节的综合管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事实上,由于病原菌可以在病残枝和土壤中越冬,因此芦笋收获以后的冬闲期也是很重要的。综合管理措施主要有2个关键点,一是减少或清除病原菌;二是连续不断的控制
比较了10种杀虫剂对芦笋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种病毒制剂中甜核·苏云菌、甜核·高氯、20亿PIB/毫升SeNPV SC速效性、持效性均可达到化学农药的水平,300亿PIB/克SeNPV WG速效性差,但持效性较好,30亿PIB/毫升SeNPV SC防效差.化学农药中氯虫苯甲酰胺、安打对甜菜夜蛾防治效果最好,甲维盐防效最差.
本文介绍了芦笋无性系杂交F1代新品种"井冈701"的选育经过、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从选育经过、亲本无性繁殖这两方面介绍了品种选育报告,通过阐述生育期、综合性状、品质、抗病性、产量表现的特征,分析了芦笋的特征特性,从种植地选择、育苗、移栽等方面分析了栽培技术要点。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种业芦笋研究中心和北京先农科芦笋研发中心经过多年的努力,共同选育出芦笋F1代新品种京绿芦1号.该品种比较适合生产绿芦笋,嫩茎长柱形,粗细适中,平均茎粗1.45公分,单枝平均笋重19.3~21.5克,比UC157F1高2~3克.品种生长势很强,定植当年株高可达180厘米,茎数15~ 20个.第一分枝高度52cm,笋尖鳞芽包裹得非常紧密,且不易开散,笋头平滑光亮,顶端微细.嫩茎颜色深绿
对国内外搜集到的50个芦笋品种,从抗芦笋茎枯病、褐斑病、茎基腐等方面进行比较,旨为今后芦笋品种的选育和芦笋生产中品种更换提供依据.
以芦笋植株为材料,通过改良的SDS法、CTAB法和试剂盒三种方法提取DNA,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检测质量,以期寻找最佳的芦笋DNA提取方案.结果表明:上述三种方法都适合于芦笋的DNA提取,可用于ISSR分子标记等实验.
为建立一种效率较高的芦笋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的机制,实验以THIELIM F1为试材,利用正交实验设计L16(45)探讨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b-BA、2,4-D、蔗糖、谷氨酰胺等五种因素对芦笋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的影响.结果表明:NAA是影响芦笋花药培养中诱导胚状体的主要因素,其次是6-BA、蔗糖,而2,4-D、谷氨酰胺的影响较弱.芦笋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的最优组合是0.01mgL-1 N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