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区公共建筑能耗与节能研究

来源 :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ke1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公共建筑的大量增加和空调的普遍应用,使公共建筑能耗大大增加。对某地区既有公用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或对新建建筑进行节能设计前,有必要对该地区的能耗现状以及节能潜力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本文基于动态能耗分析原理,通过采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对香港某办公建筑进行模拟研究,得出该办公楼的能耗情况以及节能的控制方法及节能效果,根据模拟结果可以为大楼的节能设计做出指导。本文以香港地区某办公建筑的能耗模拟为基础,全面分析了各种措施的节能潜力。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了各措施节能效果的相对大小,为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部分依据。
其他文献
针对计算机与数据处理机房发热量大,过度及寒冷季节仍需要散热的特点,设计制造了应用于该季节的节能型热管式机房空调机组。介绍了热管式机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征,并做了性能实验,得出机组在室内外温差达到5℃以上时即可以投入运行,部分或者全部承担机房制冷负荷,当室内外温差为5℃~24℃时,机组能效比达3.63~10.64,节能效果显著。
具有相变的传热过程,是一个物体三相间相互转换的过程,相变传热存在着一个相间移动的边界面,因而相变传热的计算比单纯热传导更为复杂。本文以水的凝固问题为例,采用编程的方法对水的凝固问题进行了数值求解,得出了在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相变界面位置变化与界面移动速度变化以及两相中的温度变化等结果,并对相变过程进行分析,在其实际运用中具有重义。
分析了太阳辐射在不同季节特别是冬季对房间负荷的影响,进而对空调能耗的影响,指出冬季部分朝向过大的窗墙比是造成建筑物室内过热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对北京地区南向房间的太阳辐射计算分析冬季太阳辐射对房间负荷的影响,给出满足降低冬季采暖能耗条件下并保证全年节能时适宜的南向窗墙比限值。
随着上海市浦东新区内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的数量迅速增长,环保形势及能源紧缺现状日趋严峻。以浦东新区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前期调研和实际监测,按照相应的锅炉热工试验规范进行热工试验,对锅炉的运行状况做出严格、客观的评价;然后根据各项监测指标,利用反平衡热效率法,具体分析造成锅炉热效率低和能源浪费的各方面原因。研究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锅炉节能措施实施情况较差,系统装置配备不够齐全,维修保养及改
结合工程实例,对同一供热系统中拥有散热器热用户、地板辐射供暖热用户的供热系统进行了改造,散热器热用户采用间接连接形式,地板辐射供暖热用户采用混水连接形式,探讨了混水站控制策略。给出了质调节供回水温度计算式及水温调节曲线。计算了改造前后水泵耗电量,改造后水泵可节电39.3%。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的湖南大学的三座教学楼通风状况,结合自然通风热压、风压原理,对其自然通风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教学楼建筑中自然通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本文对于某教室采暖期内空气中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了现场测试和调查,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并对所采集样本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得出了影响其空气品质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浓度的超标,换气次数的不足以及教室人数的超员,并提出解决办法。本文的重点在于实验和样本分析的过程及方法,用数据说明该如何改善教室的空气品质,并指出改善后达到的较理想状态,从而为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国夏热冬暖地区空调普及率高,使用时间长,建筑能耗大,因此自然通风又重新以健康的形式出现在建筑节能行列中。自然通风的理论依据是利用空气温差引起的热压或风造成的风压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这一项传统的建筑隔热技术,在世界各地的传统民居中,尤其在岭南湿热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简要介绍岭南地区气候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对东莞南社古村落建筑的温度、湿度、舒适度的现场测试和数据分析研究,进而深入探
针对两淮矿区低浓瓦斯利用和乏风利用的关键技术难题,以提高低浓瓦斯以及乏风的利用率为目的,对低浓瓦斯增浓、低浓瓦斯输送和矿井乏风甲烷氧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并调研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
风冷式冷水机组被大量使用,其所消耗的能量在公共建筑的总电耗中占很大比重,相比于水冷式冷水机组其能效低是一个主要原因。风冷式冷水机组的性能改善可通过加强冷凝器的换热效率而实现。本文研究喷雾冷却系统在风冷式冷水机组中的应用,在风冷冷水机组前加装喷雾冷却系统从而冷却进入冷凝器的空气,降低冷凝温度,进而降低压缩机耗功,提高机组能效。本文建立了风冷冷水机组和喷雾冷却系统的模型,对各种工况下能效的改善进行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