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分析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5201314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由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日益严重,流行毒株基因不断发生变异,为了了解我国PCV2流行毒株遗传变异情况,本试验对来自全国10个省份不同地区送检的90份病料中分离到19株PCV2流行毒株.通过病毒基因组克隆和测序,将19株病毒分为2个大基因群和3个亚群,基因组组成分别为1766nt、1767nt和1768nt,各占15.8%、73.7%和10.5%.以1767nt毒株为基准,其第39或1039位有1个碱基缺失后突变成1766nt毒株;第1040位有1个碱基插入后突变成1768nt毒株。对19株病毒ORF2编码的Cap蛋白分析发现,有4株病毒编码基因发生了突变,出现了705nt和708nt两种突变型,使ORF2编码的Cap蛋白C末端分别有1和2个氨基酸延伸.本试验选用AccⅠ和Fba Ⅰ内切酶对19株病毒基因组PCR产物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其结果可作为流行毒株分型鉴别手段。 研究表明,我国猪群中流行的PCV2以基因组1767nt毒株为主,但也出现了1766nt基因变异毒株。此外,试验也证实上述毒株的ORF2编码Cap蛋白的C末端有突变现象,表明我国PCV2流行毒株呈现多样性,本研究建立的PCR-RFLP方法可为PCV2流行毒株分型提供鉴别手段。
其他文献
PCV是一种小的、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共价闭合、单股环状DNA病毒。病毒粒子直径为17nm,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本文分别克隆了来自两类猪群的PCV2全基因,以了解两类猪
猪圆环病毒病是猪的主要病毒病之一,它引起宿主免疫抑制并导致合并感染而造成动物发病甚至死亡,还能使其他疫苗免疫失败。本研究利用细胞克隆技术从病猪组织中分离出一株猪圆
会议
杨贵山是山西省太原市工商局迎泽分局退休干部,今年73岁。他和雷锋是同龄人并且同年参军。杨贵山从军30年,1990年由部队转业。在部队的30年中,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受
2006年春夏之交,中国江西、湖南等省报导爆发“猪高热病”疫情。之后不到半年时间,全国几乎所有养猪省份都出现该疫情的流行,该病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对中国养猪业造成严重
从2006年5月份开始至今席卷中国的所谓猪“高热病”,中国农业部动物疾病控制中心已确诊原发致病因子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导致猪群严重的繁殖障碍和呼吸道问题,给中国养猪业
近年来我国猪场中猪圆环病毒2型的阳性率有所增加,给我国的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研究主要是为了调查和分析我国猪2型圆环病毒两型间的共感染情况。我们采用差异PCR方法
会议
自从有了微博,明星们都自愿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奉献出来、让大家“审阅”。看看平常我们见惯了明星们的样子,换个造型又是什么样呢?会不会眼前一亮呢?微博版块每期会设计一个
从广东省5个市11个规模养猪场采取了共840份猪血清样品,用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了猪圆环病毒2型(PCV2)抗体的检测,同时用PCR方法对60份血清进行了病原检测。 结果显示,
会议
一、血红蛋白与运动性贫血 1.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成份。 (1)作用:血红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在体内输送氧气,能把氧输送到体内各组织,组织在利用氧
为进一步证实PRRSV变异株(NSP2 1594-1680bp缺失)感染发病规律,本研究时2株分离鉴定的PRRSV变异株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高热是PRRSV变异株感染猪群的特征性反应,攻毒17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