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识别以单纯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的IgG4相关性疾病的特点,避免误诊为T细胞淋巴瘤.方法 患者,男,56岁,因"乏力、消瘦3月余"于2014年07月07日入住我院.患者于2014年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识别以单纯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的IgG4相关性疾病的特点,避免误诊为T细胞淋巴瘤.方法 患者,男,56岁,因"乏力、消瘦3月余"于2014年07月07日入住我院.患者于2014年4月份开始出现乏力,曾出现反复发热2-3天.2014.6月发现双侧腹股沟肿物,于外院胸部CT提示"肺门区、纵膈、腋窝多发淋巴结肿大",考虑淋巴瘤,行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考虑淋巴组织增生,T细胞淋巴瘤可能.PET-CT"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考虑淋巴瘤可能性大".7月份乏力症状加重,出现胸闷、气促、声嘶等不适,至我院就诊,查体:双侧耳后、颈部、腹股沟可触及直径0.5-3cm不等的多个淋巴结,部分融合成团,质稍硬.血常规正常,再次行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病理提示"符合淋巴组织不典型增生,T细胞性淋巴瘤可能性大".
其他文献
目的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组合探针与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遗传学及免疫学特征,并分析两者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2年5月~2014年4月在我
目的 了解18F-FDG PET/CT在多发性骨髓瘤骨质病变检测中的意义及其对疗效评价、疾病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于治疗前进行PET/CT检测,采用SUVmax及
目的 探讨中期PET-CT的不同SUV值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的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非随机回顾性研究,总结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
Unlike genetic aberrations, epigenetic alterations do not modify the DNA coding sequence, and can be reversed pharmacologically.Identifying a particular epi
目的 明确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继发糖尿病的发生率,探索发生继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初发A
目的 系统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伊马替尼(IM)维持治疗对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Ph+ALL)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目的 分析初诊MM伴发髓外浸润患者发病率、临床特点、对治疗反应及生存,进一步分析不同数目、不同位置髓外浸润病灶发病率、临床特点、对治疗反应及生存等.方法 回顾性分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CD56 antigen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remains Inconclusive.We conducted a meta-analysis to assess th
目的 观察地西他滨或联合化疗治疗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2011.9-2015.5期间诊断7例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资料,4例男性,
目的 观察地西他滨治疗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2011.6-2013.8期间诊断4例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