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开卷机带尾损伤的研究

来源 :2013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coo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电解清洗机组,对带材在开卷机卷筒上的剩余带尾部分进行了研究.从带材在卷筒上的几种损伤形式入手,详细分析了带尾涨碎、带尾擦伤两种带尾损伤方式形成原理,并推算出带尾损伤的边界条件与带尾剩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结合传统卷筒的设计方式——钢卷在卷筒上与卷筒之间不发生滑移条件推算出卷筒涨径压力的可用区间.在可用区间内,使用安全裕度等值方式得出涨径压力与剩余卷径关系的最优曲线.在现场实践方面采用电液比例技术作为设备硬件基础,以可变编写程序控制器(PLC)作为控制,将算法简化并写入PLC,最终实现带尾时涨径压力依据卷径和张力自动降低,既能保护带尾不被涨碎或涨开,又不会使带钢在卷筒上打滑,达到提高机组成材率的目的.
其他文献
钢铁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同时也是耗能大户,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针对钢铁企业耗能设备多、监测点分散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由现场监控层、集中监控层、能源管理层构成的三层能源管控系统构架,实现了能耗数据的同步实时采集.针对钢铁企业通信环境恶劣问题,系统采用ZigBee无线自组网通信方式,实现了厂区的全无线覆盖.该系统在南钢中板厂实施投入运行,实现了用能的科学管理,结合中板厂的生产工艺,诊断出了中板
结合首秦4300mm中厚板生产线特点,开发了厚度规格28.8mm高强韧、抗酸性X65MS中厚板.对开发的28.8mm规格X65MS中厚板的成分控制、炼钢工艺和轧钢工艺进行了介绍.钢中具有极低的C含量和稳定的P、S、N、H含量总和,P、S、N、H含量的总和控制在150×10-6以内.连铸坯中心偏析是氢致诱导裂纹产生的根源,是影响抗HIC性能的最大因素,连铸坯中心偏析控制在曼内斯曼标准1.0级.轧钢过
介绍了唐山中厚板公司耐海水腐蚀10CrMoAl钢板的开发实践.通过设计合理的化学成分,严格控制炼钢、轧钢等各工序的工艺操作,10CrMoAl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满足了客户要求.
介绍了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研制开发的高级别结构用钢板Q960/Q1100的情况,并详细分析了工业化大生产的成分设计思想、成品的组织、力学性能及焊接和疲劳性能的特征.结果表明,南钢生产的高级别结构用钢板Q960/Q1100力学性能优良,板形良好,使用性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并被应用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国内外V-N微合金化技术的发展状况,综述了V-N微合金化的优越性和在低合金高强度钢中的强化机制.介绍了V-N微合金化技术在鲅鱼圈厚板部5500生产线的实际应用,工业生产表明,V-N微合金化中厚板力学性能完全满足标准的要求,且具有较大的经济优势及推广前景.
分析比较了管线钢标准ISO 3183、API 5L、GB/T9711及GB/T21237、GB/T14164的适用范围、基本特点,以及牌号、技术要求的异同,以帮助标准使用人员加深对标准的理解,更好地指导管线钢的生产.
唐钢中厚板公司首次独立研发生产耐候钢S355J2W,本文对两种终轧温度条件下板材的性能作了对比分析,认为终轧温度采用820℃,适当降低末道次压下率,耐候钢的纵向冲击值和板形都有较大改善,从而有利于促进综合性能的提高.
从受力分析入手,详细研究了腰折缺陷的产生机理,认为屈服平台、卷取温度、热轧残余应力是开卷出现腰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产中控制板形和优化开卷操作以减轻和消除腰折的措施.
本文就马钢股份一钢轧总厂冷轧成品斑迹形成原因做出了探讨,并采用管控流程思路降低与控制此类缺陷的产生.提出了部分关键参数的控制范围.研究表明,平整液斑迹90%以上发生在平整成品卷,减少平整成品卷能有效的降低此类缺陷的赔付;平整液PH值及浓度测量需精确,采用数显式测量仪器更能保证产品质量;PH值标准在7至9,而浓度标准维持在2.5%~4%;平整液混合箱温度与平整液斑迹密切相关,从数据分析及实际结果得出
本文从r值的原始定义出发,针对深冲钢板单向拉伸试验中r值测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精度分析.通过选择不同钢种和规格的拉伸试样,试验观察在不同宽度和标距长度变形量等条件下r值测量结果的变化趋势.对于深冲钢板选择合理的试件宽度和变形范围,可提高r值测量的准确性,并推荐采用最佳的试验方法以提高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