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蒸汽吞吐潜力分析及接替技术评价

来源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532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蒸汽吞吐阶段可采储量潜力,研究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周期间产油量、油气比的递减规律及产量变化模式,得出普通稠油和特稠油在递减期前4年的平均递减率分别为15﹪和24.5﹪;超稠油在递减期第2年的递减率达28.6﹪,预测了老区、老井的产量变化趋势.评价了3种开发方式接替技术,提出蒸汽驱是现阶段可推广应用的接替技术;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是应抓紧攻关和试验的超稠油接替技术;火烧油层是重点研究和储备的接替技术.
其他文献
我们公司ABS装置现有生产能力18万吨/年,是国内单套生产能力最大的装置.自1997年10月10万吨/年ABS装置建成投产以来,我们坚持依靠技术进步致力于装置的发展,尤其自2001年以来
本文在油田精细油藏描述和常规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上,以杏南开发区为例探讨了用精细油藏描述成果——沉积微相作为约束条件,并针对地质特点按沉积微相选用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行油
为提高多轮次吞吐井吞吐效果,采取新工艺、新管柱、新方案解决问题:进行多轮次吞吐井参数优化设计;进一步发展分层注汽技术,以适应多轮吞吐后变化的油藏条件,改善分注效果,降
在蒸汽吞吐开采方式下,随着吞吐周期的增加,超稠油各项开发指标呈规律性变化.开发生产中暴露的主要矛盾,也由于开发阶段的变化而不断转换.低周期以出砂和注汽压力高为主,中周
本文以朝阳沟油田翼部薄荷台地区长32区块为工作区,采用岩心描述、裂缝磁定向、井斜分析、成像资料解释等方法对研究区裂缝进行了分类和描述。 同时,综合应用井壁崩落、交
在岩心描述、磁定向基础上研究了新站油田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同时应用差应变、波速各向异性、井壁崩落等方法对油田的地应力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裂缝、地应力对油
自1992年以来,锦45块通过超前研究,准确把握开采趋势,适时采取合理的开采对策,使断块蒸汽吞吐开采高速稳产17年,并对其开发技术经验及效果进行了总结;同时利用数理统计、油藏
本文分析了辽河油区经过30多年开发后开展老油田油藏描述的必要性,并从微构造、沉积微相、剩余油分布等方面入手开展老油田油藏精细描述,在锦16、马20、海外河油田等老区经过
本文结合我国"西气东输"工程项目供气基地的主要气田类型,调研了国外(主要是美国和前苏联)相似天然气田(低渗透砂岩气藏、异常高压气藏、有水气藏、凝析气藏等)开发的主体技
随着稠油开发的深入,含水不断上升,稠油污水过剩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稠油区块又需大量的清水用于热采锅炉,因此,稠油污水处理后回用于热采锅炉是非常必要的.作者针对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