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合唱教学中对歌曲的二度创作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中南六省区)第九届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dh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需要进行重新定位,小学音乐教育的价值判断也应该有新着的思考。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学生往往不仅仅满足于学会唱合唱歌曲,还会对歌曲从多方面地进行一定的加工和处理,对合唱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实现了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活动给合唱训练带来了勃勃生机,学生的思维迸发出碰撞的火花,提高了学生感受音乐美的能力,也进一步扩大了他们创造音乐美的空间。作者就合唱教学中如何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谈了几点看法。
其他文献
合唱的“统一”就是声音的统一、情感的统一。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在排练过程中,指挥要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多方位启发合唱队员深刻理解音乐的内涵,力求准确地把握每首歌曲的不同情感特征,做到声情并茂。
在新课改的音乐教学中,演奏模块强调亲身参与的实践体验。学生通过对音乐表演活动的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艺术在世界艺坛中独树一帜,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并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表演为基本形式的独特艺术门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戏剧形式,是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演员表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热爱并弘扬祖国的京剧,应该从娃娃(学生)抓起,多年来,经过了多少代艺术家的千锤百炼,它根基深广,枝叶繁茂,作为华厦子孙,
音乐课的课程目标应以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为依据,突出音乐学科的人文性和审美教育功能,并采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分别陈述的方式,呈现音乐课程目标,本文从理论出发,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新课程下,教学目标的设计。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倾听来感知音乐的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的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的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描述的是一节音乐欣赏课,针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作者想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和交流,使学生们能够在音乐旋律中充分的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发展学生们的想象力,顺便模摸学生的底,看看学生们
本文从一个课例开始论述提问对于常规音乐课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一节优质的课,一定是由一些优质的问题组成;一个优质的问题,一定能引发学生的思索;而思索,就是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在。
2011年3月底,株洲市教科院音乐教研员组织全市音乐老师开展八孔竖笛的专业技能培训活动,连续六次的培训活动,不但让作者感受到了教研员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良苦用心,更颇受启发,本文针对此次培训活动从培训模式和教师的学习方法以及教研管理几个方面作了总结。
合唱不仅为音乐老师在提升自己的音乐专业水平方面提供了更多的舞台,更重要在于合唱团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挑选好合适的合唱队员和合唱作品,经过科学合理的训练,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激发,就能组建好一支水平较高的合唱队,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扩大学生视野、促进合作与交流起到积极的作用。
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程标准下,改进音乐鉴赏教学,可以通过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突出主体培养学生感受力,启迪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鉴赏力,充分挖掘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特殊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和形成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校长是关键,校长必须先行,只有当校长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艺术教育本身的特殊育人功能,校长才会重视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陶冶其情操、美化其心灵,为学生终身的高品质、高品位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才能够学会欣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