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在线氧气释放和二氧化碳固定速率监测水华过程中优势藻种群的变化

来源 :2016年工业生物过程优化与控制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i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害藻水华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已构成了严重的危害,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本研究中,通过在线测量氧气释放(OER)和二氧化碳固定速率(CFR)这两个重要的生理参数,对水华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监测和应用.首先在一个5-L人工微生态反应器中分别对湖泊中的三种代表性微生物种群和代谢变化的规律进行观察和监测,发现OER和CFR能够表征主要种群的生理代谢活性的实时变化,并与传统的监测手段如pH,溶氧(D0),菌落数(CFU)和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OER和CFR不仅准确而且快速,明显好于传统的监测手段.其次,在一个50-L的微生态系统中对会发生水华的太湖水进行观测培养,通过OER和CFR的在线应用,可以做到对湖泊水华爆发过程中种群变化的直接监测,随着水华逐渐形成过程中有害藻种群的不断扩增,使得系统中的OER和CFR出现快速的下降,并将同一年份不同月份以及不同年份相同月份间太湖水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该在线监测技术对于湖泊水华爆发过程的动态监测和预报具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为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小鼠皮肤损伤的修复作用,本文采用8-10周的Balb/C小鼠21只,将其分为3组,分别为皮肤缺损空白对照组,上市产品对照组(AD甲壳素),冻干异种PRF颗粒组,在背部制备1个1.5cm圆形全层皮肤损伤创面.通过大体观察,测定伤口愈合时间和愈合率.结果:表明:伤后21天,各组创面逐渐缩小,冻干异种PRF颗粒组创面面积明显小于其余各组(P<0.01),并且愈合时
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在众多造模因素中,模型饲料诱发的IR与人类不良饮食习惯所导致的IR发病过程和机制更为接近.IR模型饲料中的脂肪供能比、脂肪酸种类、加工方式是影响造模效果的主要因素.IR模型的造模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被证实的有氧化应激机制和己糖胺通路(HBP)机制.目前,IR造模所用的模型饲料中脂肪的供能比、脂肪酸组成、加工方式等各不相同,为得到相对一直的IR模型,I
本研究拟探讨胆囊切除术后对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影响,是否进一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60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含有0.5%胆固醇、3%大豆油、96.5%基础饲料)喂养两周,筛选出对胆固醇反应性较为一致的家兔34只,随机分为普食假手术组、普食胆囊切除术组、高脂假手术组和高脂胆囊切除术组四组,持续喂养12周.手术前和手术后每2周检测一次家兔的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
本文系统研究了甘油、酵母浸出物FM888及酵母蛋白胨FP101对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KR-C发酵生产酮基还原酶酶的影响.结果表明,2%的初始甘油浓度使得菌体生长和产酶效果较好,而随着甘油浓度越大,在发酵8h后发酵液中乙酸会出现积累量(超过5g/L),明显抑制了菌体生长,产酶量小.同时,考察了酵母浸出物FM888、酵母蛋白胨FP101和混合氮源(FM888∶FP101=7
本文在讨论实现生物技术产业化时,认为由于从基因、细胞到生物反应器操作的生物过程高度复杂性,必须改变传统的数据处理思维方式.建议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工业4.0,才能打破生命科学上游研究到生物制造下游研究的多学科技术壁垒,其大数据分析的4V特征和3个观念转变是生物过程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报告人总结了近几十年来研究组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发酵过程多尺度理论方法与大数据分析理念,由此探索形成新的概念、理论、方法
以高粘度为特征的微生物多糖是近年来利用现代工业生物技术开发的新型产品,在食品、石油、医药等工业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综述了微生物多糖发酵过程中气液传质和生物反应器装备方面的国内外技术研究进展.对适用于高黏度发酵的高效生物反应器进行了流场分析.针对结冷胶高黏度发酵模型体系,设计了新型高效生物反应器,研究该反应器在冷模条件下的传质、混合和流变行为特征,放大至50立方并应用于结冷胶发酵生产实践中.
橡子作为一种储量丰富的非粮生物质资源,含有的单宁成分限制了橡子淀粉的发酵应用.为此,建立了一种针对栎类橡子原料的单宁提取工艺与淀粉浓醪发酵耦合的新技术,实现橡子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高效转化.通过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日处理量240t橡子的单宁提取工艺以及淀浓醪发酵工艺进行流程模拟,对橡子组分中缺少物性参数的组分进行生物质物性估算,并在实验数据基础上进行物料衡算、水分回收分析和能耗计算.结果
生物量是反映生物发酵过程进展的重要参数,对生物量进行实时监测可用于对发酵过程的调控优化.为克服现今主要采用的非原位离线方法检测生物量时间滞后和人为误差较大等缺点,本文针对1,3-丙二醇发酵过程设计了一个基于FT-NIR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生物量在线监测实验平台,通过对实时采集光谱的预处理以及敏感光谱段分析,应用偏最小二乘算法,建立了1,3-丙二醇发酵过程生物量变化的动态预测模型.通过实验测试,
廉价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是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复杂的成分和较多的杂质使传统的单菌发酵方式难以应对,成为产业化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微生物菌群的工业应用、微生物菌群发酵与纯种发酵的比较、微生物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综述了微生物菌群发酵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微生物菌群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展望.微生物菌群发酵可以充分利用廉价生物质基质、生产多个产品或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在生物基化学品和燃料的生产中将是一种
黑曲霉是工业上重要的生产菌株,广泛用于各类酶制剂和有机酸的生产,目前人们已从基因组、转录组和代谢流分析等领域对其开展了系统地研究.为了更加系统地解析黑曲霉的代谢特征,需要开展定量代谢物组学研究,并将其与其他组学进行关联分析.为此,本研究围绕黑曲霉胞内代谢物组学分析从样品处理和样品衍生进行了系统地优化研究.研究发现,对于黑曲霉而言,-30℃40%甲醇溶液和95℃75%乙醇分别为最佳淬灭剂和提取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