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分类拓展分析

来源 :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厂房围岩分类作为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表现厂房区所处围岩优劣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是厂房设计和施工必要的参考依据。在勘探、早期研究阶段不可能将厂房区的整个地质情况全部揭露出来,因此需要利用现有的勘探工作将未来厂房开挖后的围岩情况准确地描述出来,更好地服务于厂房的设计和施工等。作者以某水电站地下厂房为例,采用3种不同的围岩分类方法对勘探平洞围岩进行分类后,得到3种分类结果的相互关系,确定厂房区围岩划分的定量指标,并根据特定指标在地质体当中的延展情况,将勘探平洞的围岩划分指标拓展应用到整个地下厂房区域的围岩范围,制定出厂房区的围岩划分标准,得到整个厂房区的围岩质量情况。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温度、吸力控制方法,试验研究了40℃、不同侧限约束条件下,干湿循环作用对高压实高庙子膨润土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特定温度下、高吸力(>5MPa)范围内,于湿循环路径对无侧限、高压实膨润土集合体内孔隙与集合间孔隙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吸湿过程中,试样内部不同孔径的孔隙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膨胀;脱湿过程中,孔隙出现分化,部分较大孔径(>3000nm)的孔隙收缩,而集合体内孔隙基本不受吸力增加的
吹填土是填海造陆的产物,吹填土地区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是桩基施工领域的难点之一。本文选取桩径分别为700mm和800mm的2根钻孔灌注桩作为试桩,量测在吹填土中这2根桩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下桩身的轴力。从而得到桩身内力以及桩侧摩阻力的分布。本文对整个试验方案及过程做出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包括工程概况、监测方法及仪器的选择(钢筋计的埋设等)、注意事项及现场测量情况,重点对量测结果进行一定的
湛江组地层广泛分布于我国湛江地区,其主要地层为灰色黏土和杂色黏土,目前已经成为各类工程的主要载体。由于湛江组黏土的结构性区域差异性较大,其产生的工程问题较为突出。沉积环境、物质来源、风化作用、原生构造、次生构造及微观结构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湛江组黏土的结构性区域差异。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不仅具有横向区域性特征,其结构性强度随区域不同而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垂直方向随着饱和非饱和带的变化也存
通过地质测绘、勘探和试验工作,查明了阿海水电站水库沿岸分布有6个规模较大的混合堆积体,主要由古河床里冲积物和冰碛物组成,沿江分布。水库蓄水后,其前缘部分处于库水位以下,在水及其他条件的作用下,改变了混合堆积的稳定性,可能会导致其部分或整体失稳,严重影响电站运行、混合堆积体上人和财产的安全。根据堆积体的工程地质特性,相关工程经验及研究,确定了物理力学参数值。运用STAB程序毕肖普法和EMU程序对混合
本文通过对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竖向格栅长度、水平格栅刚度和桩距对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成果表明:(1)复合地基加筋碎石桩桩侧存在负摩阻力分布,中性点深度随竖向格栅长度的增大、水平格栅刚度的减小及桩距的增大而增大;(2)桩土应力比随竖向格栅长度的增大而显著提高;随着水平格栅刚度的增大,其首先急剧增大后基本呈0.224×10-3N·m-1线性变化;桩土应力比与桩距基本呈线性关
青海省贵德县瓦家村位处黄河南岸西沟中上游的山前洪积扇前缘,由于当地土层具有强烈湿陷性,在水的浸润下,土层空间被压缩,造成地表不均匀沉降,出现地裂缝现象,造成15户村民房屋墙体开裂,64间房屋被毁,造成直接损失12.80万元。通过调查研究,对瓦家地裂缝成因有了基本认识:主要是由于基底突变导致地表出现裂缝。又通过对当地地裂缝地质灾害易发程进行度划分,并分析了地裂缝发展趋势,最后给出了防治措施:首先将灾
龙羊峡水库自1986年10月15日下闸蓄水以来至2005年底(蓄水位2595m左右),经历了四次高出初期运行水位2575m以上的较高水位和三次3级左右的水库诱发地震活动期以及二次Ⅳ度、V度强烈度的构造地震作用,在持续高水位运行的2002年6月汪什科滑坡东侧发生了600×104m3巨型滑坡,2005年11月库区南岸一带又发生了多处小型滑坡,库岸地质环境条件已较蓄水前发生重大变化,库区持续高水位运行是
照金革命旧址岩质洞室地处典型栖霞地貌,地质构造简单,岩体剪节理、层间节理一般发育,张性节理产状多垂直。缝宽10~300mm,地层岩性为三叠纪泥质砂岩和砾岩。红军洞室主要存在洞室渗水、顶板岩层离层脱落垮塌、表层风化酥松病害危害,主要受砂砾岩风化剥蚀、裂缝导水储水、裂缝水浸湿及结冰膨胀作用影响,导致泥质砂岩吸水软化、强度降低、岩体砂化,进而发生岩体崩落、石块坠落、倾倒、崩塌等灾害,加速病害发展,急需进
5.12汶川地震后安县引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灾情严重。本文拟通过研究安县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的相关性,对震前和震后地质灾害进行对比,从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岩性、灾害特征等方面对安县震后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规律性探讨。安县震后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崩塌、泥石流数量较震前显著增加;集中分布于西北中山区,沿断裂破碎带、溪谷、交通干线呈线性分布;断层上盘密度大于下盘,强发育带宽度约2km;
在深埋特长隧道中大角度斜井的采用越来越多,现阶段研究和总结主要集中在施工工法上,而地下水影响特征是大角度斜井顺利施工的关键问题。本文总结了裂隙岩体中大角度斜井具有与主洞不一样的端头汇水特征,即在穿越含水带时,从拱顶或侧壁流出的地下水,向掌子面一定范围汇集,而已开挖段地下水流出逐渐减少。产生端头汇水的主要原因是大角度斜井开挖卸荷造成一定范围内岩体损伤和裂隙宽度增加,以及地下水在裂隙岩体中的偏流。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