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连升板颗粒剂治疗免疫性血小板较少症临床观察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血液学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j_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菊连升板颗粒剂治疗血热妄行型免疫性血小板较少症(IT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随机与自愿相结合分组.就诊病例分为中药菊连升板颗粒剂治疗组和泼尼松治疗组,菊连升板颗粒剂治疗组60例,10g,每日2-3次,对照组60例用泼尼松0.5mg·kg~1mg·kg-,口服,日1次,6周后逐渐减量,每周减量一次,减量至每天10mg~15mg维持用药.如无特殊情况,进入本研究患者需用药3个月以上;各组病例均在治疗后第3个月判定疗效.治疗观察期间,中药组与西药组,同未进入本研究的患者一样,得到必要的对症支持治疗(如输注止血药物、感染发热时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结果: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总有率、显效率治疗组88.3%、26.7%与对照组75.0%、33.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年评价疗效,菊连升板颗粒治疗组总有效率80.0%、痊愈率13.3%、显效率16.7%明显高于泼尼松治疗组36.7%,3.3%,6.7%。 结论:两组近期疗效相当。菊连升板颗粒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明显好于泼尼松对照组。菊连升板颗粒治疗组出血症状改善明显好于泼尼松对照组。治疗后2年评价疗效,菊连升板颗粒治疗组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泼尼松治疗组。菊连升板治疗组不良反应较轻,发生率低。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心包剥脱术后左右心室功能变化.方法:26例接受心包剥脱术的CP患者纳入本项研究,术前、术后一月内接受常规超声存储患者心尖四腔心观、二腔心观、左室长轴观足够帧频二维图像,应用2D-ST定量测量各切面最大纵向应变.同期应用胸部螺旋CT评估心脏左室前壁、下壁、后壁、侧壁、右室游离壁所对应的心包厚度.结果:术前后常规超声测量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类型MPs在Ph-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中的改变,了解MPs与JAK2V617F突变的关系,以及与血栓等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入选92例MPN患者进行研究,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0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60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12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并发症分为血栓组(n=23)和非血栓组(n=69)。结果:MPN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
目的:本研究以临床中应用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的MM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酶学检测技术,对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进行分析,并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探讨MM患者线粒体功能与硼替佐米疗效的关系.方法:以10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所测得的酶活性及通路活性作为参考值做定性分析。对临床中应用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的40例MM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寻找可能与临床疗效相关的氧化磷酸化酶通路缺陷和域复
目的:为探讨因血象异常就诊的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患者诊断时的疾病特征以及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自2005年6月至2014年3月因血象异常就诊于北京大学血液人民医院的35例SMZL患者资料.12例根据脾脏病理确诊,23例根据脾B细胞淋巴瘤研究组的最低诊断标准(骨髓和外周血形态学、免疫表型及病理学特征)诊断.单纯切脾5例,单独化疗7例,单独利妥昔单抗治疗3例,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19例,未
目的:观察华蟾素联合CEM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近期疗效,并评价生命质量.方法:40例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华蟾素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以CEMT(卡铂,依托泊苷,甲氨蝶呤,沙利度胺)方案,华蟾素组在CEMT方案的基础上加华蟾素,静脉滴注,一日1次,一次10~20ml(1~2支),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释后缓缓滴注,用药7天,休息1~2天,四周为一疗程,共治疗3
目的:探讨初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医体质评分与LDH的关系,预测中医体质评分系统对DLBCL预后的预测效力.方法:以初诊DLBCL病人为研究对象,采集临床资料,根据2010版NCCN指南《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实践指南》判定IPI及aaIPI;采集中医体质量表,依据2009年3月26日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判定患者发病前的中医体质及各中医体质类型评分.采用SPSS18.
目的:初诊淋巴瘤即侵犯骨髓的患者对治疗反应及预后判断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6至2013.8住院的68例初发淋巴瘤侵犯骨髓患者,其中隐袭性淋巴瘤24例,侵袭性淋巴瘤16例,高度侵袭性28例,中位随访时间为7.5个月.分析年龄,性别,分型,Binet分期,Rai分期,初发时白细胞总数,Hb,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β2-MG水平与化疗反应的相关性.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性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疗效并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在本院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3例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因素及疗效,所有患者均接受WHOQOL-BREF问卷调查研究其移植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血清铁蛋白、B组症状、血清乳酸脱氢酶可能对移植后疗效无明显影响,移植前疾病处于缓解期可显著提高患者移植后
目的:观察调肝扶脾之怡癜饮对激素依赖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疗效的影响,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亚群)、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及住院的激素依赖性ITP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维持原激素剂量,视情况减撤;中药组予以怡癜饮治疗,西药组予以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3
目的:使用经验方运脾化湿方治疗脾虚夹湿型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慢性ITP),通过观察运脾化湿方治疗慢性ITP脾虚夹湿的临床症状改善的疗效,以及对外周血象、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综合评价运脾化湿方的治疗作用及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运脾化湿方治疗脾虚夹湿型慢性性血小板减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化湿法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及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其中运脾化湿法治疗组45例,均有不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