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对煤和泥岩干酪根生气的影响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力对有机质生烃的影响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早期工作主要集中生油窗及生气早期阶段,对主生气期阶段的研究较少,也未深入探讨压力对不同类型有机质生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黄金管-高压釜模拟体系,对琼东南盆地崖城组泥质烃源岩和煤进行了50MPa和150MPa压力下的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压力对烃类气体生成的影响比较复杂,在不同成熟阶段,对不同气体有所不同。(2)压力对有机质生气的影响与烃源岩性质有关。
其他文献
油气初次运移是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尽管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国内外很多地球化学家对油气从烃源岩中排驱运移的排烃机理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有很多问题不清楚(Tissot and Welte,1984)。目前多数地球化学家认为,油气初次运移主要为独立烃相运移。本文主要讨论油气从厚层泥岩排驱过程中成分及数量的变化、泥岩孔隙系统与排烃阻力、油气排驱动力等,以期探索湖相优质烃源岩高效
介绍了国外海相烃源岩与国内湖相烃源岩的吸附烃量与排烃门限。无论是海相还是陆相沉积盆地,一般泥岩或页岩中残留的吸附烃量基本相似,其与有机质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而且最大吸附数量是一个相对确定的常量。若以热解游离烃指数来衡量,最大的吸附烃量也在110mg/gTOC左右,若以抽提物含量(沥青转化率)来衡量,最大吸附量在200~250mg/gTOC。这一吸附烃量界限即为烃源岩开始排烃的门限,当烃源岩生成烃类
本次工作对东南沿海地区下白垩统野外剖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际观测,获得了全新的一手资料,对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讨论了油气潜力及其与重大地质事件(白垩纪海侵)的关系。研究认识不仅可对区域陆上油气勘探提供参考信息,而且可为海域的前第三系油气勘探提供思路启发。
烃源岩的有效排烃厚度与油气资源量密切相关,也是油气地球化学家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也进行了很多研究综合认为,烃源岩的排烃厚度在几米到几十米。 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湖相优质烃源岩烃类的排驱与其厚度没有直接关系,厚层烃源岩与薄层烃源岩一样均可高效排烃,不存在有效排烃厚度的限制。
下寒武统黑色泥岩是黔南坳陷乃至整个扬子地区一套非常优质的海相烃源岩。前人对其有关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较多研究,但对其形成机理的研究仍显薄弱。选取黔南坳陷3个典型剖面进行实测及密集采样,采用有机碳、碳同位素、GC、GC-MS等方法对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控制海相优质烃源岩发育的生产力和缺氧环境两大因素(Pedersen and Calvert,1990)着手,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
下扬子地区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海相地层沉积及油气分布的地区之一,面积近23万km2,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烃源条件优越,有大量的油气显示和低产油流发现,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根据生储盖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下两套含油气系统,上组合含油气系统烃源层主要指上古生界二叠系和下三叠统。虽然具有很好的生储盖条件,并有过大量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成藏的过程,但是由于经历了复杂多期的构造运动,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大多遭受到强烈
异常热作用(如火山喷发、岩浆侵入、热液活动)对沉积有机质演化的影响已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的重视。本文拟以某井为例,讨论异常热作用对沉积有机生烃演化的影响。在井底部钻遇了厚约190m的花岗岩体,但未钻穿。在火成岩侵入体上部,采集了三组泥岩样品。并对所采集的泥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详细研究了抽提物中正构烷烃、类异戊间二烯烷烃以及甾萜烷等受异常热作用的影响,取得一些认识和结论。
本次研究对中国中西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民和盆地)油页岩进行了系统采集,并对油页岩工业评价指标与烃源岩评价参数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油页岩评价参数与烃源岩评价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为利用烃源岩评价参数评估油页岩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以往的烃源岩评价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烃源岩评价参数,如何利用这些烃源岩评价参数进行油页岩品质评价,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源控论”勘探思想的内涵经历过烃源岩控藏、有效烃源岩控藏、优质烃源岩控藏的演变。但是否有优质烃源岩、何谓优质烃源岩、按什么标准来确定优质烃源岩?则还是一个有待凝聚共识的课题。针对这一勘探家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为例,利用物质平衡原理计算的源岩排烃(油)量与有机质丰度(TOC)的关系曲线的拐点来确定优质烃源岩的有无及评价的下限标准。结果表明,在有机质丰度较低时,所有源岩的排烃量
西非海岸盆地烃源岩普遍发育,平面上自下刚果—里奥穆尼盆地,具有自南向北、自陆(东)向海(西)烃源岩层位逐渐变新的趋势。下刚果盆地发育早白垩世优质湖相油源岩和晚白垩世―第三系优质海相油源岩。浅水区油气田油气源主要为湖相烃源岩,深水区油气田油气来自海相烃源岩。赤道几内亚里奥穆尼盆地发育阿普特―阿尔布阶湖相及过渡相烃源岩和赛诺曼―土仑阶海相烃源岩,为优质倾油型源岩。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主要发育晚白垩―古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