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活用小柴胡汤

来源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暨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2017年全国学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z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氏临床运用经典方,只要正确全面了解病因、病程、病情,循理辨证,因病而变,因症而变,宜人适体而行,灵活应用,均可获得佳效.本文以活用小柴胡汤为例治疗小儿多种疾病其疗效甚佳.史认为小柴胡汤:"取其透达外邪、调理脾胃、调和营卫、疏邪半表半里而偏于表的首选方,举凡表里失和、营卫不谐、脾胃不和、肝胆不利、肺气失宣、胸阳不畅、阴阳失衡、气血不调等病机,如能横看表里,竖看三焦,外连机表,内合脏腑,全面、整体地认识小柴胡汤方的原理,将其运用于治疗杂病,可达到左右逢源效果.
其他文献
便秘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史纪教授临证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出发,认为治疗便秘虽多责之大肠传导失司,但与肺脏甚为密切,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移于大肠,大肠传导失常,因此采用从肺论治,取得满意疗效.
徐荣谦教授运用"外解表邪,内清里热"治疗小儿外感高热,强调高热急症以逐邪为第一要义,热退则药止,不可伤证.采用加味三黄石膏汤为主方,随症加减用药,取得肯定的临床效果,对于儿科外感热病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贡献.
小儿肺常不足,易感外邪,邪雍于肺,入里化热,日久肺虚,或肺脾本虚,复感外邪,均可导致肺虚热咳.紫菀汤为运气方,刘晓鹰教授认为临床只要存在"肺虚火炎"证即可运用,临床疗效确凿.笔者通过介绍辨证应用紫菀汤治疗小儿肺虚热咳,为临床治疗小儿咳嗽提供有效方法.
导师王俊宏教授擅长运用通腑和胃法调治罹患呼吸道疾病儿童,提出胃脾功能紊乱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多发生的常见原因.以和、通、清、消四法为准则.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或以和胃为主,或以消食为主.或以清胃肠积热为主.或以通腑为主,随证加减,每获良效.
史纪教授辨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丰富,根据明代万全提出的小儿"肺常不足"、"脾常不足"学说,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多以肺脾气虚多见,肺虚卫表不固,脾虚生化乏源,使机体御邪之力减弱,终成此证.史纪教授结合小儿生理特点,服药困难等因素,选用本院自制儿科散剂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服用方便,疗效显著,深受好评.
李乃庚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运用"形寒饮冷则伤肺"理论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提出了"气阴不足"论,创立"护阳益阴"法,运用经验方黄芪止嗽饮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气阴两虚证,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
赵坤教授辨治儿童难治性大叶性肺炎经验丰富,认为热、毒、痰、虚、瘀是本病病机关键,同时重视肺、肾在疾病中的联系.临证时除从肺论治,清解余毒、化痰止咳、化瘀通络,并在肺肾相关理论指导下,将补肺益肾的肺肾同治法应用于临床,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总结桑杲教授运用"调肺运脾,化痰祛湿"法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经验.桑杲教授认为小儿慢性咳嗽其本在肺,其制在脾,其标为痰、湿、风、瘀等邪,提出"调肺运脾,化痰祛湿"的基本治法,创制主方麻菀咳宁汤,并随证加减,临床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胶痰内伏"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病理基础,感受风邪是其发病的主要诱因,风痰阻肺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徐荣谦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摸索与总结,运用加味芎蝎散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
小儿功能性便秘是指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大便艰涩排出不畅.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长期顽固性便秘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贫血等,而影响其生长发育,从而引起了家长的高度重视,成为患儿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药在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上具有明显优势,安全性高,长期疗效好,且不易形成依赖.本文主要介绍杨教授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经验,从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