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植物共生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pere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荒漠生态系统中植物和微生物生长和分布及其相互作用是荒漠生物学过程的重要部分,揭示植物、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深刻理解荒漠生态系统过程和植被演变规律,而AM(arbuscular mycorrhiza)和DSE(dark septate endophytes)真菌作为荒漠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土壤真菌,是联接地上生态系统和地下生态系统物质传输的桥梁,调节着植物群落结构、植物多样性以及植物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其他文献
  高寒草甸植物内生真菌如何响应长期施肥,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对高寒草甸样地中三种植物进行四年氮肥(NH4NO3)施加,对样品叶片内生真菌高通量测序.研究发现1)未经表面
  坡向通过改变光照、温度、土壤理化性质等多种环境因子间接引起植物多样性的差异(何其华等,2003).然而地下微生物,尤其是丛枝菌根真菌随坡向的分布特点还鲜有报道(Bever
  墓葬遗址中,微生物腐蚀是文物保护工作最普遍的问题之一。本实验旨在对比不同地理距离以及同一地理位置下不同墓葬环境中相似形态菌斑的群落结构。样品分别采自嘉峪关五号
  木薯与马铃薯、红薯并称世界三大薯类作物,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旱地作物。广西是我国最大木薯生产基地,木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总量70%左右。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快速
  磷在土壤中的扩散性差,容易被固定,往往成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大部分陆生植物可以与丛枝菌根(AM)真菌形成共生体,通过产生的根外菌丝加大磷的吸收,缓解缺磷现状。本研究以
  Environmental selection and dispersal limitation are two of the primary processes structuring biotic communities in ecosystems,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会议
  外生菌根真菌表现出对土壤中重金属很强的耐受性,对其耐受机制的解释有多种假设,主要包括胞外回避机制,胞内转运储存机制以及抗氧化酶系统等。胞外回避机制认为,在重金属胁迫
  外来植物入侵不仅对土著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威胁,而且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衰退的主要因素之一。入侵植物与土著植物、土著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其入侵能力产生显著影响。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蕴藏全球2.5%的土壤碳库,研究AM 真菌分布特征并揭示AM 真菌与土壤碳库之间的关系,对生态系统恢复和预测全球变化带来的影响有重
  丛枝菌根(AM)真菌和寄生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两者均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可影响宿主/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所在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结构。尽管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