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因素

来源 :第五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_c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分析了水的硬度、引气剂添加顺序、引气剂种类和用量、缓凝高效减水剂用量、石粉含量等因素对碾压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施工现场水的硬度提高时,会影响引气剂的起泡能力,碾压混凝土的含气量减小,和使用硬度为132.14 mg/L的软水对比,使用硬度为156.33 mg/L的中等硬度水会使碾压混凝土含气量降低0.95%;采用先加缓凝高效减水剂后加引气剂的方法可以改善引气剂的引气效果;松香类引气剂的引气效果普遍较好,合成洗涤剂类和皂角苷类引气剂的引气效果较差;引气剂掺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碾压混凝土的含气量上升;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从0.6%变化到1.0%,VC值从10.1 s降低到4.64s,含气量先升高,后逐步减小;人工砂内石粉含量增大会降低引气剂的引气效果,石粉含量每提高1%,含气量就降低O.1%。
其他文献
分析影响碾压砼温控的关键因素,研究在砼拌和物不采用预冷条件下,采用自然入仓,碾压砼的温控重点放在施工过程管理及后冷手段上,通过做好防晒、快速施工、仓面喷雾及保温、通水冷却、表面湿养护等措施进行碾压砼温控,确定一套适合碾压砼特点的温控措施,可以减少投资,节约成本,推动碾压砼温控技术水平。
龙滩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坝,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大坝碾压仓面大、强度高、高温多雨季节连续施工等特性,以及施工组织措施、设备能力、气候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个别坝段的水平层面存在形成局部范围薄弱面的可能。本文主要研究薄弱面对坝体的影响。按以下两个方面选取典型坝段进行分析:(1)在特定高程下的水平薄弱面,每个特定高程考虑3种不同规模的缺陷分布分别按照3种薄弱面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分析;(2)高程随机分布的水平
根据混凝土工程的自生体积变形观测时间序列,基于相空间重构,给出了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时序的线性和非线性两种混沌预报模式。据此,以实际工程为例建立了混凝土工程变形观测数据的混沌预测方法。首先,对于掺MgO的碾压混凝土的收敛变形观测序列,采用插值方法对其进行了预处理,以获得等间隔的变形序列;然后,对该变形序列,利用上述混沌分析方法,获得其最大Lyapunov特征指数为0.02;分别采用近邻等距法和最大L
自生体积变形是评价混凝土抗裂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根据热传导理论、弹性徐变理论及有限元理论,编制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期和运行期温度场及温度徐变应力场计算仿真程序。在温度场仿真基础上对碾压混凝土坝自生体积变形进行温度应力场的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补偿应力对坝体基础强约束区效果明显;(2)养护温度越高,自生体积变形越大,对坝体抗裂有利;(3)早期膨胀速率高低对温度应力影响效果不大。
分析岩石的力学属性和评价建于岩石基础上结构的稳定性的一个重要的力学参数是变形模量。我们将在位于伊朗西南边的Lorestan省Aligoudarz城开始我们的原位试验调查研究。这项调查旨在提供分析当地的地质状况,以便在Rudbar河附近修建碾压混凝土水坝的必要参数。作为原位测验的一部分,几个平板承载试验和膨胀试验在勘探廊道和大坝基础上实施,本文将谈论并比较这两个测试的结果。
根据碾压混凝土坝分层浇筑的施工特点,提出了模拟施工过程计算坝体温度场的三维有限元浮动网格法;并对浮动网格法的计算模型及浮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依据碾压混凝土材料的热力学特性,对浮动网格法的可行性和误差进行分析论证;通过与某碾压混凝土坝的温度观测值进行对比,对本文的计算成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用三维有限元浮动网格法计算坝体温度场,既能保证计算精度,又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为碾压混凝土坝模拟施工过程
本文针对光照水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对外加剂的技术要求以及结合施工现场夏季极端高温特点,进行了外加剂多组配方设计,最终选定最佳配方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型HLC—NAF缓凝高效减水剂具有低掺量、高减水、超缓凝的特点,该产品能大大降低单方水泥用量,缓凝的特性使得该产品具有降低及延缓混凝土内部水化温峰的功能,也有利于碾压混凝土的层间结合,结果表明该产品性能完全能满足光照水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对外加剂的技
本文根据贵州思林水电站大坝的常态混凝土对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结合思南电站的气候进行了外加剂多组配方设计试验研究,最终选定了满足施工需求的最佳配方。应用结果表明:HLC-NAF缓凝高效减水剂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缓凝的特点,掺有该产品的混凝土具有外观粘聚性好、包裹充分,性能充分满足了思林水电站常态混凝土对外加剂的技术要求。
针对贵州构皮滩水电站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中热水泥掺缓凝高效减水剂后发生快凝的现象,分析了水泥的矿物成分、石膏品种及掺量、外加剂品种及掺量、外加剂掺入方法等因素对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的影响及水泥掺缓凝高效减水剂后产生快凝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研究了RCC超缓凝复合外加剂对水泥和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与耐久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LC型RCC超缓凝复合外加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对水泥和混凝土的性能无不良影响;掺入HLC型RCC超缓凝复合外加剂混凝土中进行力学、热学和耐久性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其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