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旅游发展研究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kek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北横天山,南峙昆仑山—阿尔金,中卧塔里木盆地和焉耆盆地。巴州旅游资源在新疆具有集中突出的特点,巴州拥有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最大的高山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最大的、纬度最南端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巴音布鲁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大的高山野生动物保护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最大的胡杨林保护区——塔里木河流域原生胡杨林,唯一的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唯一的沙漠森林公园以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和著名的人文景观。本文分析了目前巴州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了巴州旅游资源赋存优势、空间分布特点、组合类型、开发现状和潜力,讨论了旅游发展的限制因素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巴州区域未来城镇体系发展提出旅游发展战略格局,以期对巴州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整合地文和人文资源,打造旅游形象,提升旅游地位。
其他文献
中国台湾乡村地区因休闲业的发展以及政府改善乡村风貌的推动,进行了许多环境改善工程,虽有其成效,但常发生设计风格突兀、不当或设施无人维护、质量不佳等问题,反而造成乡村景观风貌破坏;而笔者走访日德乡村时,发现乡村中的景观,多由当地居民自主营造,其乡村景观风貌不但各有特色,更重要的是维护管理质量优良且能常常更新;显示由上而下以外力加入各种设施的做法常常不能符合地方的需求,且流于形式化。虽然人们所受美学教
社区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当地社区的参与,并且强调大部分利益保留在社区内部。开展农村社区生态旅游涉及多利益群体,需兼顾各利益相关主体,尤其是社区的主人—社区居民的利益,才有可能持续发展。根据各地社区旅游开发经验,社区居民对社区旅游开发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社区旅游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结合社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模糊数学理论,尝试对社区旅游目的地居民满意度与旅游持续发展
综观国外在休闲治疗方面是将其当成一种治疗行为,并且证实其具有疗效存在,而各大医院也都设有休闲治疗部门。因此,台湾地区若欲导入休闲治疗体系,则须先针对医疗相关人员对于休闲治疗认知程度进行探讨,再来决定是否适合导入休闲治疗于医疗体系,倘若台湾地区相关医疗人员对于休闲治疗认知尚未普及,则须先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有鉴于此,本研究拟以医学中心的医疗人员为对象,了解其对休闲治疗方面认知程度以及对于休闲治疗
在农业旅游开发类型中,农家乐以其显著的直接带动农民致富功能得到各级政府部门及农村地区的欢迎,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快速发展,浙江在大城市近郊及景区外围也开发了数量众多的农家乐特色村。本文以衢州七里农家乐为案例,对这一模式进行实证研究,为同类地区的旅游开发提供模式借鉴。
大都市郊区通常缺乏传统的优势旅游资源,属于传统旅游资源非优区。在传统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产品定位是核心问题,它是联系旅游市场需求与旅游目的地供给之间的桥梁。旅游产品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旅游发展的成败。本文剖析萧山区旅游产品发展的现状,指出旅游产品发展定位问题,依托已有的旅游理论基础,给出萧山旅游产品正确合理的定位。
地方意识反映了人地关系,包含地方经验的特殊性、居民文化与空间的差异,可由不同的自然环境、地方历史、人文生态、产业结构、地方特产、制作技术、生活习惯、价值观、人与环境的互动及历史记忆等的差异表现出来的地方风格。中国台湾客家先民因地制宜,慢慢发展出客家新风貌。来自广东、福建等以地域与宗族当成自我认同的“原乡客家”,来台之后终于重新组织、发展乃形成以土地为舞台、以族群相凝聚的“移民客家”。既然新客家社会
旅游循环经济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解决乡村旅游环境问题、提高产业附加值提供了新的视角。由于与自然生态系统密切关联,乡村旅游地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天然条件,乡村旅游循环经济也因之成为一种较为全面和彻底的循环经济。对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的特点、发展模式及实施对策进行研究,也就具有多个方面的意义。本文以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把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分为农家乐型、乡村休闲园型、观光农园型、
观光产业是世界各国最为重视的无烟产业,由于全球气候日趋严重变暖,使观光产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上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台湾地区因地理环境特殊,拥有丰富而多样化的人文与自然资源,发展观光具有雄厚的潜力;随着台湾地区经济结构转变,各地乡镇产业普遍面临转型的压力,借着各地区原本既有的丰富文化资产,经由社区营造的策略加以整合,朝向“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以恢复地方的经济。本文就如何运用当地文化观光资源,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国内旅游增幅较大、发展速度迅猛、宣传力度最大的新兴旅游形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实施,乡村旅游再度成为国内旅游发展的最大亮点,一时掀起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高潮。本文从“乡村旅游”主题的影响机理与引导路径为基点,并以河北省为例,对乡村旅游的发展的表现形态作一探究,以期对乡村旅游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生态旅游开发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界客观存在的生态旅游资源,通过一定的经济技术活动,使之成为旅游吸引物,并使生态旅游等活动得以实现的经济技术过程。河北太行山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山水、气候、植被景观以及特定的人文景观。但近年来开发不当、保护不利、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各县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进行开发,缺乏整体形象,出现了景区雷同、品位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适合河北太行山区发展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