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科技金融形成过程及其空间效应--以无锡新区为例

来源 :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gtest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金融是伴随着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和金融发展不断深化、服务于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而逐渐产生的新生事物。本文以中国科技金融创新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无锡国家级高新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对科技金融体系的产生、发展及其空间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无锡新区的科技金融体系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起步、快速发展和深化与完善三个阶段。
其他文献
伴随城市化不断推进,城市蔓延扩张,为了恢复城市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外各个国家提出不同发展理念如“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紧缩城市”,倡导城市土地高效、集约、混合使用。我国出于保护耕地,缓解人地矛盾的目的,更加重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国外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存在一定差别。
会议
碳排放增加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已成为影响碳循环的主要过程之一.本文通过研究中国2001~2009年LUCC对碳排放的影响,一方面构建全国尺度上土地利用碳排放响应的空间统计方法,另一方面为优化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参考.研究方法和内容:(1)运用归纳总结法分析LUCC的碳排放响应机理.(2)实证分析:以ArcGIS9.3软件为支撑平台,基于MO
会议
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的大气圈碳库的第二大来源,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节产业、能源结构的同时,加强对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布局的调整,对我国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的系统工程,从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问题
会议
土地利用是碳排放变化的重要原因,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碳排放的角度提出土地利用的相关政策和建议。本研究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选取郑州市和洛阳市为比较对象,通过计算分析2000-2009年间建设用地、耕地、林地和草地等各个地类的变化对碳排放的贡献率,经过遥感图像的解译分析出各地类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分析出河南省在2000-2009年这一时间段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土地利用在空
会议
土地经济学是一个古老或者新的研究,是上个世纪和上半个世纪之间经济学的一部分,也是过去几年中发生事情的概念和未来的期望。土地市场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要能够正确的理解土地市场的运行规律,适当地对其进行调控,就必须有全面的理论进行支持。文章从不同方面对美国、秘鲁、印度及澳大利亚这几个国家的土地经济学研究进行了探讨。
会议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广大农村地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居民点外延,迅速扩张,农村土地资源粗放利用现象严重,给本就严重缺乏的耕地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对农村居民点土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开展土地整理,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村容村貌,使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
会议
基于3期LUCC数据,借助于土地覆被状况指数,透过土地覆被状况指数的净变化和转变矩阵,首先分析了内蒙古地区由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直接驱动的宏观生态状况变化情况;进而,探讨分析了驱动研究区LUCC变化的各因素的贡献量,研究结果表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内蒙古全区土地覆被状况指数(LCCI)的平均值为675.67;各研究分区的平均土地覆被状况指数(LCCI)受温度、水汽及植被带由西向东逐渐转好趋势的影响
会议
“点-轴系统”理论是关于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理论之一,是生产力布局、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重要理论。其理论的核心是:地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是由“点”到“轴”、由“轴”到“面”的演化过程,“点-轴-面”在地域上的融合是经济活动的地域发展过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截止目前,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占6%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13%的粮食产量,成为各地改造传统农业的样
会议
中国的高铁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飞快。然而,国内对于高铁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则比较滞后。基于此,在对国外大量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高铁诱发的空间经济效应为切入点,将国外评估高铁空间经济效应的理论与方法归纳为成本—效益、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可达性、可计算一般均衡与Logit离散选择模型五大类,认为从研究目的、尺度、方法、对象与主体来看,国外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且主要围绕着多维空间尺度、受影响的经济部门、站
会议
本文选取21项评价指标,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为基础的多因素综合指数评价法和GIS技术,对甘肃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在甘肃区域内,兰州市和嘉峪关市处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优化发展阶段,金昌市、酒泉市、庆阳市、天水市和平凉市均处在扩散阶段,白银市、武威市和定西市处在城乡一体化的起步阶段,张掖市、陇南市、临夏州和甘南州处在城乡一体化发
会议